[发明专利]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3930.3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5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唐涛;张龙洋;何书贤;陈琳;任学锋;邱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路侧多 传感器 数据 融合 方法 装置 系统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传感器在当前融合周期内感知的多条目标检测序列;基于时间顺序的多条目标检测序列,对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网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联路口的部署进度也逐渐加快。网联路口通过在路侧部署路侧通讯设备向处于网联路口范围内的智能网联车辆广播相位和倒计时信息、地图信息以及传感器共享信息等消息集。就广播传感器共享信息而言,需要在网联路口路侧部署检测目标数据的传感器。但是路侧部署的多传感器由于其检测范围各有不同,且存在检测重叠区域,因此需要对多传感器输出的目标结构化数据进行融合,以供在网联路口范围内的智能网联车辆获取超视距的感知信息,提升通过该网联路口的安全与效率。
路侧信息融合感知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传感器级别的融合主要是在多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上进行融合,比如激光雷达的原始激光点云数据与摄像头图像数据进行拼接融合,而后统一输出路口的全息感知结果,但这种方法由于需要对多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对路侧的计算单元的算力与存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额外的硬件成本;目标级别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路侧多传感器分别输出的目标结构化数据,识别重复检测的目标数据并剔除,从而实现目标级别的融合,这种融合方法是一种融合的方式。虽然目标级别的融合方法各有不同,但由于多个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目前基于目标级别的融合方式,其数据融合精度受到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路侧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路侧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传感器在当前融合周期内感知的多条目标检测序列,每个所述目标检测序列包括多个目标对象的目标状态数据;
基于时间顺序的多条目标检测序列,对第
基于第
将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