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2932.0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3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晶;陈玉奇;周进;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水 隧道 止水 拼装 模板 施工 辅助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包括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顶板上活动设置有上U型架,上U型架固定有定位机构,上U型架与下U型架固定连接,下U型架上固定有驱气机构,驱气机构和定位机构之间经Y型输气管实现连通,下U型架经第三驱动杆与上液压筒连接,中液压筒左、右两端各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驱动架固定连接,驱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装件,下液压筒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底板上,下液压筒分别经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与中液压筒、上液压筒连通,下液压筒与矩形框架底板上活动安装的驱动件固定连接。本发明具备自动拼接以及自动拆分功能,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止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属于引水隧道止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渗水现象,从而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紧急止水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多数是使用模板进行浇注止水,但由于模板是采用金属钢材料制成,本身质量较重且需要进行拼接,从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以及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不能及时的对渗水点进行止水处理,以此提出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包括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顶板上活动设置有上U型架,上U型架顶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机构,上U型架活动穿过矩形框架的顶板后与下U型架固定连接,下U型架上固定设置有驱气机构,驱气机构和定位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经Y型输气管实现连通,下U型架底部经第三驱动杆与竖直设置的上液压筒连接,上液压筒固定安装在水平设置的中液压筒顶端,中液压筒左、右两端各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驱动架固定连接,驱动架活动穿过矩形框架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装件,中液压筒固定安装在下液压筒顶部,下液压筒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的底板上,下液压筒分别经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与中液压筒、上液压筒连通,下液压筒与矩形框架底板上活动安装的驱动件固定连接。
前述的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中,所述驱动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液压筒一侧的驱动板,驱动板底面设置有两条滑轨,滑轨活动卡入矩形框架底板表面设有的轨槽中,驱动板上沿滑轨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弯折滑槽和第二弯折滑槽,第一弯折滑槽和第二弯折滑槽沿驱动板的对角线呈对称设置,第一弯折滑槽和第二弯折滑槽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动件,滑动件顶端均竖直转动安装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均与下液压筒固定连接,在驱动板远离下液压筒一侧设置有拉扯件,拉扯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底板上的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连接架,连接架固定安装在驱动板侧边中间位置。
前述的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中,所述下液压筒水平安装在矩形框架底板一侧,下液压筒内部水平安装有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下两个腔室,上、下两个腔室内部分别滑动安装有第四密封推板和第五密封推板,第四密封推板和第五密封推板一侧分别水平连接有上驱动架和下驱动架,上驱动架和下驱动架均延伸至下液压筒外部且端部共同连接驱动件,其中远离下液压筒的支撑柱与上驱动架连接,另一根支撑柱与下驱动架连接,下液压筒靠近驱动件的端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
前述的引水隧道止水拼装模板施工辅助机构中,所述下液压筒顶端位于矩形框架中间位置水平安装有中液压筒,中液压筒内部对称滑动安装有两块第六密封推板,两块第六密封推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均延伸至中液压筒外部且端部分别连接有驱动架;中液压筒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安装有上液压筒,上液压筒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三密封推板,第三密封推板顶端竖直连接有第三驱动杆,第三驱动杆延伸至上液压筒外部且端部与下U型架固定连接;下液压筒的上部腔室远离第二通气孔一侧、且位于第四密封推板的外侧端通过第一输液管与中液压筒的中间腔室连通,下液压筒的下部腔室同位置处通过第二输液管与上液压筒位于第三密封推板下方的腔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