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线框架加工用自动堆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1350.0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冬;陶国海;柯国庆;朱亮;卢建中;杨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蓝盾丰山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57/04;B08B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框架 工用 自动 堆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加工用自动堆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位于支撑板上方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齿条的两端均活动贯穿限位框,所述齿条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用于传递引线框架的移动机构,两个所述移动机构均通过直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移动臂,通过移动臂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动,使得吸盘将引线框架吸附,移动臂复位,停止真空泵,引线框架与吸盘脱离,从而使得引线框架被放入储存架内堆叠起来,使得移动引线框架的过程简单,降低对其造成的损伤,且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引线框架加工用自动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传统的堆叠装置仅能对具有一定厚度的板材进行堆叠,对于厚度很薄的引线框架难以进行有效的拿取和堆叠,且引线框架表面会在生产过程中粘染少量的灰尘,在堆叠的过程中,引线框架之间摩擦容易出现损伤的情况,同时由于引线框架很薄,在清灰的过程中会发生移动,降低了其堆叠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通过设置传送机构,通过移动臂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动,使得吸盘将引线框架吸附,移动臂复位,停止真空泵,引线框架与吸盘脱离,从而使得引线框架被放入储存架内堆叠起来,通过两个移动机构同时工作,使得移动引线框架的过程简单,降低对其造成的损伤,且工作效率较高;
(2)如何通过设置除尘机构,通过鼓风机运转为排风软管和出风管提供气流对引线框架进行吹风,从而有效的清洁引线框架的正反两面,降低了堆叠引线框架时,引线框架与灰尘颗粒摩擦造成损伤的概率;
(3)如何通过设置按压机构,通过安装板下降,使得按压条对目标引线框架进行按压限位,防止在对其清灰时出现偏移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引线框架加工用自动堆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位于支撑板上方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齿条的两端均活动贯穿限位框,所述齿条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用于传递引线框架的移动机构,两个所述移动机构均通过直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通过两个限位框对齿条进行限位,使得直齿轮与齿条啮合,防止出现脱落,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与对应的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活动贯穿底座且固定安装有移动臂,所述移动臂的一端活动插设有吸附软管,所述吸附软管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与移动臂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通过齿条移动配合直齿轮带动转轴发生转动,使得移动臂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动,再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伸长,使得吸盘对对应位置的引线框架接触,配合吸附软管将引线框架吸附,再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收缩,移动臂复位,第一电动推杆伸长,通过吸附软管往吸盘内注入空气,引线框架与吸盘脱离,放入储存架内,通过两个移动机构同时工作,使得移动引线框架的过程简单,降低对其造成的损伤,且工作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传动引线框架的传送设备,所述传送设备上传动连接有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带;通过两条传送带对引线框架进行传送,防止传送带与引线框架摩擦导致其出现损坏的情况,所述传送设备一侧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灰尘的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排风软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出风管;通过鼓风机运转为排风软管和出风管提供气流,使得排风软管与引线框架接近,配合出风管对引线框架进行吹风,从而有效的清洁引线框架的正反两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鼓风机的上方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两个吸附软管连通,通过真空泵开启或者关闭调节进气管内的气压,从而控制两个吸盘是否吸附引线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蓝盾丰山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蓝盾丰山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