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0976.X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孟泽彬;张荣祥;陈航;符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栽培 基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所述栽培基质的配方为:木屑25‑58%、辣椒杆10‑30%、茶叶籽粕2‑10%、棉籽壳13‑21%、麦麸13%、石灰1%、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所述猴头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比例分别称取木屑、茶叶籽粕、辣椒杆、棉籽壳、麦麸均匀混合,加入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处理,待发酵完成后按比例称取加入葡萄糖和石膏、过磷酸钙进行混匀,装袋,即得猴头菇栽培基质。采用本发明的猴头菇栽培料,猴头菇菌丝生长速率可以达到0.894cm/d,与对照组配方相比,其菌丝生长速率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具体是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是一种具有高价值食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它不仅营养美味而且能预防人体许多疾病,近年来大受欢迎。但栽培食用菌所需木原料、辅料较多,需要砍伐大量森林资源,破坏环境,需找出能代替木屑、辅料栽培的材料。
茶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的成熟种子,我国有充足的茶籽资源,现有茶园286万hm2,产量按750 kg/hm2计算,我国每年潜在茶籽资源约214.5万吨,茶籽资源非常丰富。茶籽榨油后的油渣就是茶饼粕,一般含0.5%~7%的粗脂肪、10%~20%的蛋白质、15%~25%的粗纤维、30%~60%的糖类物质、20%~50%的无氮浸出物、8~10 MJ/kg的消化能、18种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Ca、K、Mg、Fe、Mn等含量也较为丰富。作为许多可开发利用物质的原料,茶叶籽粕当前利用率较低,基本被当作废弃物丢掉,而且还污染环境。
辣椒在我国广泛栽培。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统计,近年来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1×106 hm2以上,我国辣椒秸秆年产生量早已达6.9×107 t。传统的做法是将秸秆燃烧后还田,虽然能够有效消除化感物质的影响,但会造成大气污染。辣椒秸秆主要成分含量为全碳42.7%、全氮2.28%、全磷0.55%、全钾1.35%、纤维素27.06%、半纤维素19.64%、木质素16.16%、粗脂肪1.78%、粗蛋白20.43%。目前,我国大部分辣椒秸秆未得到充分利用被无序堆放在田间地头由其自然腐烂,或者被当成废弃物随意丢弃,不仅容易孳生病虫害,增加植保成本,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将这些秸秆人工运输至垃圾站或集中处理点的运输成本非常高,这无疑会加重农民或种植户的负担。对辣椒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秸秆废弃物的就近利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现有技术中茶叶籽粕的利用研究主要在做饲料、提取茶皂素、做有机肥等方面。在食用菌栽培方面,目前已报道利用茶叶籽粕作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白灵菇等,我国其他很多主栽食用菌尤其是猴头菇还未见报道。同时,辣椒杆用于食用菌培养是一条很好的废物利用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质,以扩大猴头菇栽培原料的来源,同时提高茶叶籽粕、辣椒杆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猴头菇栽培基质,其配方为:木屑25-58%、辣椒杆10-30%、茶叶籽粕2 -10%、棉籽壳13-21%、麦麸13%、石灰1%、石膏1%、白糖 1%、过磷酸钙1%。
优选的,所述的猴头菇栽培基质的配方为:木屑25-40%、辣椒杆15-30%、茶叶籽粕4-10%、棉籽壳13-19%、麦麸13%、石灰1%、石膏1%、白糖 1%、过磷酸钙1%。
更优选的,上述猴头菇栽培基质配方为:木屑25-40%、辣椒杆15-30%、茶叶籽粕6-8%、棉籽壳13-17%、麦麸13%、石灰1%、石膏1%、白糖 1%、过磷酸钙1%。
更优选的,上述猴头菇栽培基质配方为:木屑35%、辣椒杆25%、茶叶籽粕8%、棉籽壳15%、麦麸13%、石灰1%、石膏1%、白糖 1%、过磷酸钙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学院,未经贵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9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