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20755.2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储岳清;王流永;储晓节;王鹏;王焰炉;王进;程国灿;王诗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部件 注塑 组合式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和支撑机构,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两个可拼装在一起的下模具,下模具为半圆形卡板,两个半圆形卡板正对后组装成中空圆筒型模腔,上模具盖合在中空圆筒形模腔的腔口位置,半圆形卡板的内部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设有半圆形底板,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T型底座,矩形缺口的内部转动设有用于将半圆形底板围绕销轴转动顶起的撬板。本发明利用两个半圆形卡板正对后组装成中空圆筒型模腔,上模具盖合在中空圆筒形模腔的腔口位置,构成拼装式模具对零部件进行注塑操作,注塑结束以后,可利用顶起机构将可拼装在一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拆分,实现快速拿取注塑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制品广泛应用于信息、汽车、家电、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领域,注塑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现有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后,常常需要人工手动取出零件,注塑后常常导致零件粘连在下端的注塑模具上无法正常取出,强行取出易造成零件的损坏或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生产效率,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包括模具和支撑机构,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两个可拼装在一起的下模具,下模具为半圆形卡板,两个半圆形卡板正对后组装成中空圆筒型模腔,上模具盖合在中空圆筒形模腔的腔口位置,半圆形卡板的内部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设有半圆形底板,将两个半圆形卡板对接在一起,然后盖上上模具,构成拼装式模具对零部件进行注塑操作。
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T型底座,下模具的底端边缘位置垂直固定设有插接块,T型底座上开设有与插接块固定插接的插接槽,为了避免注塑过程中,上模具和下模具出现晃动的现象,将下模具的插接块固定插入T型底座上的插接槽,利用T型底座稳定支撑下模具,便于有效进行注塑操作。
两个T型底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的内部转动设有用于将半圆形底板围绕销轴转动顶起的撬板,注塑结束以后,围绕转动点转动撬板,使得撬板翻转出矩形缺口,即可对半圆形底板顶起,使得半圆形底板围绕销轴翻转顶起,有助于将注塑的产品与下模具分离,提高卸模的效率。
两个T型底座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抽拉槽,且抽拉槽远离槽口的一端开设有与T型底座的矩形缺口内部连通的顶起槽,两个抽拉槽内部之间滑动插接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可沿着顶起槽内部滑动的顶块,将两个T型底座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拉动,即可带动两个下模具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分离,从而可便于进一步加快注塑产品与下模具侧壁分离,两个T型底座分离的同时,可使得横梁与抽拉槽滑动分离,从而可嗲嗲顶块沿着顶起槽内部滑动,以便于顶起撬板,从而可同时将注塑产品向上顶起,加快卸模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T型底座底端边角位置设有刹车万向轮,通过设置刹车万向轮,降低T型底座滑动时的滑动摩擦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顶起槽的内部底端面向远离横梁的一端下方倾斜分布,顶块的底端面与顶起槽的内部底端面平行,且顶块的顶端面与撬板的底端面平行,当顶块沿着顶起槽内部滑动时,可沿着倾斜的底端面滑动露出顶起槽,从而可顶起撬板,以便于最终将注塑产品顶起卸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顶块侧壁开设有T型槽,横梁端部固定设有与T型槽滑动卡接的T型块,顶块跟随横梁水平滑动的同时,可通过T型槽与T型块滑动,以此补偿顶块沿着顶起槽内部滑动时的高度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T型底座相对侧壁均固定内嵌有电磁铁,利用外接控制电路连通电磁铁的电路,使得两个电磁铁产生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附的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