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20755.2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储岳清;王流永;储晓节;王鹏;王焰炉;王进;程国灿;王诗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部件 注塑 组合式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包括模具(1)和支撑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包括上模具(13)和两个可拼装在一起的下模具(11),所述下模具(11)为半圆形卡板,两个半圆形卡板正对后组装成中空圆筒型模腔,所述上模具(13)盖合在中空圆筒形模腔的腔口位置,所述半圆形卡板的内部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设有半圆形底板(12);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T型底座(21),所述下模具(11)的底端边缘位置垂直固定设有插接块(14),所述T型底座(21)上开设有与插接块(14)固定插接的插接槽(27),两个T型底座(2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的内部转动设有用于将半圆形底板(12)围绕销轴转动顶起的撬板(23);
两个T型底座(21)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抽拉槽(29),且抽拉槽(29)远离槽口的一端开设有与T型底座(21)的矩形缺口内部连通的顶起槽(210),两个抽拉槽(29)内部之间滑动插接有横梁(22),所述横梁(22)的两端均设有可沿着顶起槽(210)内部滑动的顶块(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底座(21)底端边角位置设有刹车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槽(210)的内部底端面向远离横梁(22)的一端下方倾斜分布,所述顶块(212)的底端面与顶起槽(210)的内部底端面平行,且顶块(212)的顶端面与撬板(23)的底端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12)侧壁开设有T型槽(213),所述横梁(22)端部固定设有与T型槽(213)滑动卡接的T型块(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T型底座(21)相对侧壁均固定内嵌有电磁铁(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3)的径向侧壁设有顶起机构(3),所述顶起机构(3)包括转动套筒(31),所述转动套筒(31)的径向侧壁固定设有与上模具(13)径向侧壁固定连接的延伸块,两个T型底座(21)边侧侧壁均水平固定设有支撑杆(24),两个支撑杆(24)的尖端上端均垂直固定设有支撑柱(25),两个支撑柱(25)相对侧壁均设有斜面,且两个支撑柱(25)上端之间转动设有工字杆(26),所述转动套筒(31)转动套接在工字杆(26)上且转动套筒(31)位于两个斜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3)还包括握把(32),所述握把(32)的底端垂直设有吊杆(33),所述吊杆(33)的底端固定设有吊装块(34),所述吊装块(34)靠近支撑柱(25)的一侧侧壁设有与支撑柱(25)的斜面匹配的锥形块。
8.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的使用方法,根据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零部件注塑用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将两个半圆形卡板对接在一起,然后将上模具(13)盖合在中空圆筒形模腔的腔口位置,构成拼装式模具对零部件进行注塑操作;
A2、注塑结束以后,围绕转动点转动撬板(23),使得撬板(23)翻转出矩形缺口,即可对半圆形底板(12)顶起,使得半圆形底板(12)围绕销轴翻转顶起,有助于将注塑的产品与下模具(11)分离,提高卸模的效率;
A3、为了方便省力,围绕工字杆(26)翻转转动套筒(31),可带动握把(32)同步翻转,从而可将吊杆(33)带动的吊装块(34)顶向两个支撑柱(25)相对侧壁的斜面上,由于吊装块(34)侧壁设为锥形块,所以随着围绕工字杆(26)不断翻转,可逐渐将两个支撑柱(25)向相互远离的一侧顶起,即将两个T型底座(21)向相互远离的一侧顶起,有助于快速卸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7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