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0158.X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王庆楠;姜海峰;杨春梅;薛勃;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L97/00;C08K7/26;C08K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汽车 吸能盒 缓冲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份、粉煤灰空心微珠5‑25份、纸浆木质素纤维1‑15份、硅烷偶联剂2‑5份、固化剂10‑50份、促进剂1‑3份、稀释剂10‑35份、消泡剂3‑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具有质量轻、缓冲吸能效果好、造价低、耐高低温、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填充汽车前端吸能盒,在实现更好吸能效果的同时,减轻质量,降低生产及后期维修成本,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廉易得,环保可再生,是一种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车辆吸能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前端吸能装置是车辆正面碰撞保护车体的主要承担者,通常包括防撞横梁与易压溃纵梁(即吸能盒)两个部分,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横梁作为冲击载荷传递过程中的第一接触者,将接触点的集中载荷通过刚性结构转为均布载荷,并将碰撞产生的能量向后方吸能盒传递。这时,吸能盒在此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尽可能多的吸收由防撞横梁传递来的能量,降低碰撞能量向底盘纵梁与车身A柱的传导值,从而起到保护车体与车内乘员的作用。
传统吸能盒主要以热轧成型的钢材与铝材为主,但因为金属材料本身碰撞吸能效果较差和密度较高,不符合当下车身轻量化的要求,且制造成本高,在车辆发生前端撞击时,因更换吸能盒导致维修费用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吸能盒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量轻、缓冲吸能效果好、造价低、耐高低温、稳定性好的缓冲吸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用做汽车前端吸能盒的填充材料,提高吸能盒的吸能效果,降低更换吸能盒的成本并使汽车更加轻量化。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充汽车吸能盒的缓冲吸能材料,其特征是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份、粉煤灰空心微珠5-25份、纸浆木质素纤维1-15份、硅烷偶联剂2-5份、固化剂10-50份、促进剂1-3份、稀释剂10-35份、消泡剂3-5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值为186.2g/ep,无机氯含量48mg/kg。
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含有异丙基,可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并赋予树脂一定韧性,苯环则赋予了聚合物耐热性和刚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吸能基体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纸浆木质素纤维的长度为500-600μm,直径为15-20μm。
纸浆木质素纤维以回收废旧纸张为原料生产,成本较低,更具有环保价值,木质素纤维也属于可再生资源。虽然其灰分含量较高,需加入重钙处理,但加入重钙处理后的纸浆木质素纤维更易形成短而扁平的纤维结构,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比表面积更大,更易形成纤维网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粉煤灰空心微珠为60目,含水率≤1.0%,抗压强度20MPa。
粉煤灰空心微珠是煤粉进入高温炉膛后,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属工业副产品且价格低廉。大量粉煤灰如果不加以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水体会淤塞河道,其中某些化学物质对生物和人体也会造成危害,因此采用粉煤灰空心微珠,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对废物利用及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偶联剂为KH-55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60(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