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物联网的联调测试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9947.1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浪;刘克恒;付启刚;钟加勇;何洋;向映红;杨旭;吴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6 | 分类号: | H04L41/0806;H04L41/14;H04L43/08;H04L67/00;H04L67/125;H04L9/40;G16Y10/35;G16Y10/75;G16Y20/1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梁欣 |
地址: | 10001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联网 测试 方法 装置 智能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物联网的联调测试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主要步骤包括:智能终端基于自身和决策主站标准信息规约的差异性,构建相互匹配的数据信息交互关系;智能终端根据数据信息交互关系进行联调测试,实现在配电物联网场景下即插即用的联调测试。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立足于智能终端和决策主站通信协议的差异性,基于信息映射与数据交互模块实现终端和主站的信息可靠交互,实现了语义的直接解析。2、迁移传统互联网行业中联调测试方法,实现了智能终端在配电物联网场景下即插即用的联调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物联网的联调测试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逐年提高,配电业务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发展。海量异构智能终端的接入,为配电网运行提供全面的用户用能信息和网络状态数据,在配电物联网环境可实现负荷预测、故障定位等高级应用。
由于配电物联网靠近电网用户侧,智能终端的接入特性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这对配电网智能终端即插即用接入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物联网场景下即插即用本质含义指在智能终端接入配电网络时,决策主站可实时识别待接入的智能终端,实现可靠稳定的信息交互,以保障配电网可靠安全运行。
但需要看到的是,配电智能终端即插即用技术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智能终端和决策主站存在异构性,各自相对应的电力通信要求均不同,现行方法缺少稳定的信息交互方法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面向于配电物联网场景下的即插即用联调测试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接入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个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配电物联网的联调测试方法,主要步骤包括:
S1:智能终端基于自身和决策主站标准信息规约的差异性,构建相互匹配的数据信息交互关系;
S2:智能终端根据数据信息交互关系进行联调测试,实现在配电物联网场景下即插即用的联调测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基于自身和决策主站标准信息规约的差异性,构建相互匹配的数据信息交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1:智能终端对自身和决策主站的数据信息进行一致性检验;
S12:当智能终端和决策主站的数据信息不一致时,智能终端将自身和决策主站标准信息规约对应的信息模型进行相互比对,建立信息模型的映射关系;
S13:智能终端根据建立的信息模型的映射关系,得到和决策主站相互匹配的数据信息交互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采用的标准信息规约为IEC 61850,决策主站采用的标准信息规约为IEC 61970/IEC 61968。
在上述实施例中,信息模型是智能终端和决策主站分别根据自身的标准信息规约对数据进行建模得到的,其中,智能终端的信息模型中的数据编码采用ASN.1国标标准编码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数据信息交互关系并基于传统互联网行业中的联调测试方法,实现配电物联网场景下即插即用的联调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S21:智能终端基于相互匹配的数据信息交互关系实现和决策主站的传输;
S22:智能终端依据自身特性和接入环境,实现智能终端自适应初始化;
S23: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相应的接入配置参数;
S24:智能终端初始化自身通信规约,为接入提供信息通道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9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