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厚板的板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8233.9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5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左羽剑;王勇;马骏;郑欣;王东旭;隋松言;杨雨泽;田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02 | 分类号: | B21B3/02;B21B15/00;B21B37/28;B21B3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模具 马氏体 不锈钢 厚板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硬度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厚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在轧制阶段控制出钢节奏并提高轧制速度以减少温降,在缓冷阶段采用冷床缓冷至室温等;本发明根据钢种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轧制策略及缓冷策略来保证板形,满足了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厚板的板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高硬度、高耐磨性的不锈钢材料,易磨削加工,适合做高镜面精密注塑模具(包括模仁、模腔),热处理后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可做冲压模具配件、模板等。
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在生产过程中,其板形问题始终制约着生产进度与产品品质。由于其生产厚度规格大,很难通过矫直等手段解决板形问题。
申请号为201911294266.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热处理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经过980~1080℃加热,淬火热处理后,其硬度值在HRC48以上;B、然后对马氏体不锈钢薄板进行加热,使马氏体不锈钢薄板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奥氏体化;C、马氏体不锈钢薄板加热均匀后,在出炉前进行预冷;D、预冷后的马氏体不锈钢薄板迅速进入整平模,进行整平;E、马氏体不锈钢薄板在整平模内保压冷却至低于60℃后,出模的产品即为成品。该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热处理的板形控制方法,对30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薄板原料的板形要求不高,板形主要通过热处理过程控制获得。
而对于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其显微结组织呈片状马氏体型,具有高强度和低韧性的特点。高温强度高,轧制时变形抗力大,在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塑性随之降低,变形抗力急剧增加,给板形的控制带来较大困难。同时无法进行冷态的任何矫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硬度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厚板的板形控制方法,根据钢种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轧制策略及缓冷策略来保证板形,满足了生产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硬度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厚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钢板在终轧道次低速咬入,咬入速度为0.8~2.5m/s,终轧道次的上下辊速差控制在+0.5%~-5%;
在轧机岗位控制出钢岗位的出钢节奏,前一块钢板出矫直机后,后一块钢板再从加热炉出来进轧机;
钢坯粗除鳞,除鳞后的辊道速度为4.0~4.5m/s,使除鳞后的钢坯直接转至轧机前;
开轧温度不低于1050℃;轧制过程中控制单道次轧制时间在5s以内,轧制压下量在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增加3~5mm,轧制道次控制在10道次以内;
轧制后的钢板采用冷床进行平铺缓冷,缓冷至室温后再进行转运。
所述钢板的硬度为HRC 50以上,厚度为60~100mm。
轧制后又经热处理的钢板,待热处理结束后采用冷床缓冷至室温后再下线转运。
成品钢板的不平度控制在5mm/2m以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钢种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轧制策略及缓冷策略来保证板形,满足了生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一种高硬度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厚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钢板在终轧道次低速咬入,咬入速度为0.8~2.5m/s,终轧道次的上下辊速差控制在+0.5%~-5%;
在轧机岗位控制出钢岗位的出钢节奏,前一块钢板出矫直机后,后一块钢板再从加热炉出来进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