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交通网络的多尺度聚集模式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5815.1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2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霞;裴莹莹;金永涛;李国洪;刘斌;刘玉燕;刘原萍;段龙方;李旭青;马涛;安珊;习佳;宋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50/30;G06F17/16;G06K9/62;G06V10/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交通 网络 尺度 聚集 模式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复杂交通网络的多尺度聚集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公路交通网络的邻接矩阵A、位置属性矩阵F、距离权重矩阵W、道路等级矩阵L、分时段交通拥堵程度矩阵T;
具体来看:
(1)邻接矩阵A=(aij)N×N是一个N阶方阵,第i行、第j列上的元素aij定义如下:
若节点i和j之间有路段连接,则eij=1;否则,eij=0;
(2)位置属性矩阵F的构造是通过POI点作500米缓冲区范围查看覆盖的公路网络路段定制位置属性值,在缓冲区范围内的路段权重值设置为1,其他公路网路段权重值设定为0;
假设vi=1(1≤i≤N)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或交通网络实际情况表示路段i的位置属性,vi=0表示其他情况,构造位置属性矩阵F:
F=(v1,v2,...,vN)1×N (1-2)
(3)距离权重矩阵其中w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最短路径长度的倒数;
其中,dij为初始交通网络结构中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单位为km;
(4)道路等级矩阵元素lij指节点i和节点j之道路等级的权值,道路等级越高,权值越高;
(5)分时段交通拥堵程度矩阵元素t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前的交通拥堵程度权值,拥堵程度越高,表明道路权重越大;
S2,在原有PageRank算法基础上加入路网权重影响因子,得到改进的PageRank算法,以确定关键性节点排序情况;具体包括:
(1)PageRank的Google矩阵,用G表示,定义为:
其中,A*是由原始交通网络得到的邻接矩阵A的转移矩阵;α为阻尼因子,使用α=0.85,N表示交通网络中节点个数,IN×N是一个N阶的单元矩阵;
(2)利用位置属性矩阵F、距离权重矩阵W、道路等级矩阵L和分时段交通拥堵程度矩阵T,定义一个新的加权矩阵K:
K=F+W+L+T=(k1,k2,…,kj,…,kN) (1-5)
其中,kj表示矩阵K的第j列;
(3)对矩阵K的每一列向量kj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矩阵KN;
(4)构造新的矩阵G*,用式子(1-α)KN代替式子得到:
G*=αA*+(1-α)KN (1-6)
根据Perron-Frobenius定理,取特征向量的特征值λ=1,计算G*的主特征向量得到关键节点的等级;g(1),g(2),…,g(N)表示主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分量值大小表示节点的重要程度,值越大表示节点越重要,即关键性等级越高;
S3,通过关键性节点排序和最短路径距离两个指标绘制二维决策图,确定谱聚类中心点和聚类个数k,同时在谱聚类中的相似度矩阵的基础上加入位置、距离、道路等级和动态交通拥堵程度权重矩阵,得到新的符合实际路网情况的加权矩阵,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路网聚集区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58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