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5501.1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赖剑煌;邓括羽;谢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80 | 分类号: | G06V10/80;G06V10/77;G06V10/74;G06V10/82;G06V20/52;G06V40/10;G06N3/04;G06K9/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员 递进 关系 行人 表征 方法 | ||
1.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行人图片并提取行人特征;
对行人特征进行线性投影降维,得到行人特征的隐编码;
对行人特征的隐编码引入群组表征向量并进行填补,得到填补后特征序列;
将填补后特征序列中的群组表征向量结合个体表观信息,得到群组个体表征;
将填补后特征序列中的群组表征向量结合个体间关联信息,得到群组关联表征;
将群组个体表征和群组关联表征融合,得到多级群组表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行人图片并提取行人特征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获取群组中的行人图片并进行尺寸变换,得到统一大小的行人图片;
将统一大小的行人图片输入至Resnet-50网络,输出特征图;
将特征图经过平均池化处理,得到行人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行人特征的隐编码引入群组表征向量并进行填补,得到填补后特征序列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在行人特征的隐编码前添加群组表征向量,得到初步特征序列;
基于填补特征将初步特征序列填补至预设长度,得到填补后特征序列;
根据特征区间设置行人掩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填补后特征序列中的群组表征向量结合个体表观信息,得到群组个体表征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将填补后特征序列经过三个多层感知机学习,得到对应特征Q1、特征K1和特征V1;
计算每个特征与其他特征的相似度;
将相似度进行softmax变换并结合特征V进行相乘处理,得到每个特征与其他特征的相似度较高的特征;
循环感知机学习和相似度计算的步骤,直至达到预设次数,得到第一组不同子空间的相似信息;
将第一组不同子空间的相似信息进行拼接,得到群组个体表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个体间关联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将群组个体表征与填补后特征序列相加并作残差计算,得到第一特征结果;
将第一特征结果进行正则化处理并基于多层感知机计算张量,得到第二特征结果;
将第二特征结果与第一特征结果相加并作残差计算,得到个体间关联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填补后特征序列中的群组表征向量结合个体间关联信息,得到群组关联表征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将个体间关联信息经过三个多层感知机,得到对应特征序列Q2、特征序列K2和特征序列V2;
计算群组表征向量与其他个体间关联信息的相似度;
将相似度进行softmax变换并结合特征序列V2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群组表征向量中与个体间关联信息的相似度较高的特征;
循环感知机学习和相似度计算的步骤,直至达到预设次数,得到第二组不同子空间的相似信息;
将第二组不同子空间的相似信息进行拼接,得到群组关联表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群组个体表征和群组关联表征融合,得到多级群组表征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将群组个体表征与个体关联表征拼接起来,再经过多层感知机融合,得到融合结果;
将融合结果正则化处理后与前面群组个体表征做残差连接,输出得到多级群组表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成员递进关系的行人群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待测图像并根据群组关联表征在行人图片中找出相近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55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