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包电能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14266.6 | 申请日: | 202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1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48;H01M10/613;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电能 管理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智能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包电能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锂电池包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电量信息;计算出预计充电电能信息;确定预计充电时长信息;获取锂电池包的当前温度信息和临界温度信息;确定充电临界时长信息;将预计充电时长信息和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进行比对;若小于,则按照预计充电时长信息进行充电;若大于,则计算时长差值信息;确定冷却温度信息;锂电池包按照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充电,然后停止充电直至当前温度到达冷却温度信息后继续充电。本申请具有整个充电过程始终处于临界温度以下,不易达到鼓包的温度,提高了锂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锂电池包电能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当锂电池中的电能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外部的电源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锂电池包由若干锂电池组成,经常应用于小型的电动装置,以作为电动装置的供电电源使用。
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32856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包,包括安装锂电池的支架、安装支架的壳体,壳体包括上盖、通过螺栓与上盖进行螺纹固定的下盖,下盖上设置有供支架安装的第一安装板、与下盖的内侧壁抵触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下盖上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稳定板,上盖上设置有与支架抵触压紧的若干压紧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锂电池包在充电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一旦温度过高而锂电池包持续保持高电量的能量交换,易导致锂电池包内电池鼓包,严重者可能会产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尚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一旦温度过高而锂电池包持续保持高电量的能量交换,易导致锂电池包内电池鼓包,严重者可能会产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锂电池包电能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锂电池包电能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锂电池包电能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锂电池包的当前电量信息;
根据当前电量信息和所预设的满电量信息计算出预计充电电能信息;
根据所预设的时长管理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充电时长和预计充电电能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预计充电电能信息所需要的充电时长,将该充电时长定义为预计充电时长信息;
获取锂电池包的当前温度信息和临界温度信息;
根据所预设的升温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充电临界时长和当前温度信息以及临界温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当前温度信息以及临界温度信息所对应的充电临界时长,将该充电临界时长定义为充电临界时长信息;
将预计充电时长信息和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进行比对;
若预计充电时长信息小于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按照预计充电时长信息进行充电;
若预计充电时长信息大于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计算预计充电时长信息和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的差值,将该差值定义为时长差值信息;
根据升温数据库中所存储的低温温度和时长差值信息以及临界温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时长差值信息以及临界温度信息所对应的低温温度,将该低温温度定义为冷却温度信息;
锂电池包按照充电临界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充电,然后停止充电直至当前温度到达冷却温度信息后继续充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判断充电时间长度来确定冷却时间以及后续继续充电,使得整个充电过程始终处于临界温度以下从而控制温度,不易达到鼓包的温度,提高了锂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