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4249.2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慧珺;彭佳;李文敬;冯雯雯;刘杨;于涛;巩庆超;王安洋;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H04L41/14;H04L9/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710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联网 网络安全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知终端采集模块,在电力系统末端对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通过网络上传;
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感知终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对电力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将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继续上传;
物联网络配置管理模块,所述物联网络配置管理模块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的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
数据解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进行解密处理;
物联拓扑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解密处理后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构建物联拓扑网络,以生成物联拓扑网络模型;
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物联网络渗透攻击模块,所述的物联网络渗透攻击模块包括:攻击测试单元,用于攻击物联拓扑生成单元生成的物联拓扑网络模型;
工具库单元,用于提供攻防场景资源,对指定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测试;
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物联网络安全监测模块,所述的物联网络安全监测模块包括:
监控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物联网络渗透攻击模块中,攻击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攻防数据,
监控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监控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攻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攻防数据进行安全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联网络渗透攻击模块还包括:
知识库单元,用于提供攻防知识的在线学习,以及根据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在线创建攻防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联网络安全监测模块还包括:
数据可视化单元,用于展示监控数据分析单元对采集到的攻防数据分析后的分析结果,对网络安全攻击测试装置所接入的整个网络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及攻击态势可视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攻防数据包括在攻击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日志数据和流量数据。
5.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力设备运行数据采集的步骤,在电力系统末端对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通过网络上传;
S2:数据传输的步骤,接收步骤S1中采集到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对电力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将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继续上传;
S3:依据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生成物联拓扑网络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S31: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的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
S32:存储接收到的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
S33:对接收到的经过加密处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进行解密处理;
S34:根据解密处理后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构建物联拓扑网络,以生成物联拓扑网络模型;
S35:物联网络渗透攻击的步骤,具体包括:
攻击生成的物联拓扑网络模型;
S36:对测试结果监控的步骤,具体包括:
用于采集攻击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攻防数据,对采集到的攻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攻防数据进行安全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5中,还包括提供攻防场景资源,对指定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测试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5中,还包括提供攻防知识的在线学习,以及根据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在线创建攻防场景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2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