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隐患放电的电流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4104.2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崔健;洪云;陈浩鑫;吴思成;龙志溪;黄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长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20 | 分类号: | G01R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惠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隐患 放电 电流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隐患放电的电流传感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由上磁芯和下磁芯对接形成的磁芯,所述上磁芯外卷绕有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通过输出电阻与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的对接处设置有间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电线路的高频信号获取难、信号易饱和、微弱信号无法获取等问题;本发明能够全方位监测输电线路上通过的隐患放电信号,不受其安装形态、安装位置所影响,对于隐患信号特定的频率范围有很好的宽频响应,增加传感器有效工作区间,在更好检测微弱信号的同时,面对较大信号的获取不容易出现饱和现象,稳定的固定方法适用于长时间在线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流传感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隐患放电的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愈加成为电力运维人员关注重点。但由于能源分布的不平衡,送端电源往往处在江河、峡谷等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在采用高压输电线路往外输送电力过程中时刻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除雷击、外力破坏等因素,输电线路大部分常见故障的发生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均由最初的微小异常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对输电线路有一定威胁程度的异常状态,进而进一步发展成为输电线路故障。
这种对输电线路有一定威胁的异常状态即为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置,这些隐患将进一步发展并形成永久性故障,造成线路跳闸、停电等事故,加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输电线路的异常放电会随之产生脉冲电流信号,异常放电的脉冲电流信号频率覆盖从数十kHz到数十MHz级别,电流幅值覆盖从数mA到数A级别,传统的电流传感器无法做到频率响应足够宽而且对微弱信号或大电流信号都能完整获取,常见出现高频信号获取难、信号易饱和、微弱信号无法获取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测量隐患放电的电流传感器,能够全方位监测输电线路上通过的隐患放电信号,对于隐患信号特定的频率范围有很好的宽频响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测量隐患放电的电流传感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由上磁芯和下磁芯对接形成的磁芯,所述上磁芯外卷绕有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通过输出电阻与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的对接处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所述上磁芯设置在上机壳内,所述下磁芯设置在下机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包括金属线圈和护线套,所述护线套固定套设于上磁芯上,所述金属线圈均匀缠绕于护线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壳和下机壳通过紧固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呈半圆环结构,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对接形成带有间隙的圆环磁芯。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壳和下机壳对接呈圆环壳体。
优选地,所述上机壳和下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磁芯的支撑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用于测量隐患放电的电流传感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由上磁芯和下磁芯对接形成的磁芯,所述上磁芯外卷绕有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通过输出电阻与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的对接处设置有间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电线路的高频信号获取难、信号易饱和、微弱信号无法获取等问题;本发明能够全方位监测输电线路上通过的隐患放电信号,不受其安装形态、安装位置所影响,对于隐患信号特定的频率范围有很好的宽频响应,增加传感器有效工作区间,在更好检测微弱信号的同时,面对较大信号的获取不容易出现饱和现象,稳定的固定方法适用于长时间在线监测。
2、本发明采用环形结构,能够全方位监测输电线路上通过的隐患放电信号,不受其安装形态、安装位置所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长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长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