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2089.8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0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单海龙;彭晓鹏;张仁杰;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0 | 分类号: | H01B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26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 数据 总线 提高 薄膜 精度 绕包杆组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与恒张力放带绕包机的绕包头相接搭配使用,该绕包杆组包括紧配部件、绕包轴杆、固定垫片、固定垫块和整形导杆,其中紧配部件固接绕包头及绕包轴杆,内设过线孔穿接金属内导体,绕包轴杆设有与过线孔相连通的穿带孔,固定垫片和固定垫块组合相接于紧配部件的外端面正交方向可调定位,整形导杆穿接于固定垫块并与绕包轴杆之间的夹角可调锁定,绕包带由整形导杆导向并自穿带孔穿入绕接于金属内导体上,且绕包角度可调范围下限至15°。应用本发明该绕包杆组,实现对绕包带整形及高精度薄膜绕包加工;也有利于实现高性能数据总线绕包绝缘小介电常数的高精度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包生产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航空数据总线、进行高精度薄膜绕包的工装杆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太空的好奇和太空探索的追求,各类超远距离望远镜、离地探测器、空间站等大型设施进行了规模化建造、投产和应用。籍此,人们对我们所处地球的外太空的认知正不断地扩展、突破认知。而在各类众多的航电系统中,输出控制和图像反馈等信号传输是不同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地面工作人员之间信息交互的主要载体。最初、人们使用1553B数据总线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随着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技术发展,对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延时、传输频率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航空数据总线产品的结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传输频率由1MHz提速至100MHz,而目前主流应用的航空数据总线1394B,传输频率更可达1GHz。
目前,关于航空数据总线1394B积累经验较多的主要在于使用方面,而使用的协议长期沿用SAE AS5643,且产品的主要来源依赖进口。由于该总线产品的传输速率要求很高,导致其绝缘介电常熟必须足够小,由此为电缆生产加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电线绝缘绕包加工方式为:绕包角度30°~60°。当使用这个绕包角度加工本航空数据总线时,后道的烧结工序中,高温将对形变的绕包带起到作用,使绕包带收缩,从而电线的绝缘外径无法保证,绝缘的介电常数同样也无法保证。当绕包角度超出这个范围时,绕包加工将出现绕包带褶皱的问题,影响绝缘外径及介电常数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解决此类电线在绝缘烧结工艺加工时,绝缘外径受高温作用收缩而加大绝缘的介电常数指标问题。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与恒张力放带绕包机的绕包头相接搭配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杆组包括一体相接的紧配部件、绕包轴杆、固定垫片、固定垫块和整形导杆,其中所述紧配部件的内向端与绕包头相接固定、外向端与绕包轴杆相接固定,且紧配部件和绕包轴杆设有与绕包头中穿线孔相接连通的过线孔,所述绕包轴杆沿轴向开设有与过线孔相连通的穿带孔,所述固定垫片固接于紧配部件的外端面且高度可调定位,所述固定垫块固接于固定垫片且横向可调定位,固定垫块分布设有球形旋转槽和固定整形导杆方向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整形导杆一端设有球头,整形导杆穿接于固定垫块并使球头相容限位于球形旋转槽中,整形导杆与绕包轴杆之间的夹角可调锁定,金属内导体经穿线孔、过线孔连接至外部的牵引设备及收线架,绕包带由整形导杆导向并自穿带孔穿入绕接于金属内导体上,且绕包角度可调范围下限至15°。
上述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进一步地,以紧配部件为基础,所述绕包轴杆、固定垫片、固定垫块和整形导杆随绕包头同步转动,所述绕包带以整形导杆为绕接倚靠,随整形导杆与绕包轴杆可调节锁定的夹角与金属内导体表面零褶皱贴合。
上述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进一步地,所述绕包轴杆的主体设为半圆柱槽,且远离紧配部件的一端设为用以供绕包带缠绕的金属内导体导向穿出的闭环窗口。
上述用于航空数据总线提高薄膜绕包精度的绕包杆组,进一步地,所述穿带孔设于绕包轴杆靠向整形导杆的侧壁,且穿带孔的最小间隙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