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9475.1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远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C04B35/571;C04B35/58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陈俊好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驱 转化 陶瓷 复合材料 构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可交联固化的树脂,先涂刷或者浸渍纤维预制件,固化后高温裂解或者固化后浸渍陶瓷先驱体溶液‑取出并合模‑固化‑裂解,即可获得具有一定刚度、形状尺寸基本不变的毛坯件,后续都可以将毛坯件单独浸渍先驱体溶液而无需带模具浸渍,避免了带模具浸渍造成的聚碳硅烷等昂贵原料的浪费,大大节约了原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高温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密度低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工艺之一,其具体过程为:根据构件形状编制纤维预制件,将纤维预制件进行适当的纤维表面涂层后放入石墨模具,合模。纤维预制件连同石墨模具一起放入浸渍罐,进行真空浸渍陶瓷先驱体溶液,必要时进行加压浸渍。浸渍结束后取出,按照固化制度进行固化处理。然后将上述纤维预制件连同石墨模具放入高温裂解炉中,在一定的升温制度下进行裂解,将陶瓷先驱体转化为陶瓷基体。重复上述浸渍-固化-裂解若干周期后,拆模,此时陶瓷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刚度,且厚度不再变化,后续可以不带模具进行浸渍、合模、固化、高温裂解,直至获得预期的材料密度和性能。以先驱体转化制备C/SiC复合材料为例,一般需要带模具进行浸渍-固化-高温裂解3-5个周期,C/SiC半成品才能不带模具单独进行浸渍。否则,半成品有一定的柔性,易变形,若不带模具单独进行浸渍,然后合模,则贴模困难,容易起皱,难以精确控制尺寸;对复杂异型构件而言,带浸渍液的柔性预制件再次合模,难度就更大,不能精确合模的话,产品就会报废。而带模具浸渍会消耗大量的先驱体原料,导致浪费成本上升。
以制备C/SiC平板为例,设C/SiC平板厚度为5mm,长宽各1m,则石墨模具的厚度应至少为35mm,才能保证高温裂解过程中的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假设石墨模具的长宽也为1m(以便于估算,实际上四周应留出相应的螺栓孔用于合模紧固,所以单边应至少再留200mm余量),则模具体积V=70000cm3(上、下平板共2块);设石墨初密度为1.72g/cm3,经过3-5次浸渍先驱体、固化、裂解后密度增加到1.74g/cm3,则模具中含SiC基体量为mgSiC=0.02×70000=1.4Kg,陶瓷先驱体聚碳硅烷(PCS)原料利用率约为15%,则消耗聚碳硅烷原料约10Kg。C/SiC半成品(脱模时)密度一般为1.48g/cm3,考虑到纤维预制件密度为1.0g/cm3,同样计算可得出,C/SiC半成品消耗聚碳硅烷约14Kg,以PCS单价5000元/Kg计算,则模具导致原料浪费即达5万元,约占C/SiC成品的原料成本的1/3(C/SiC成品总消耗PCS约30Kg)。如果是异型构件,则石墨模具平均厚度会远远超过35mm,PCS原料的浪费会更严重,构件成品的成本会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模具浸渍陶瓷先驱体导致原料严重浪费,以使制备成本显著提高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阳模表面铺敷脱模纸或者分隔膜,将纤维预制件仿形铺层在阳模表面;
S2:根据构件类型选取树脂,并配制成树脂有机溶液,利用所述树脂有机溶液涂刷或者浸渍所述纤维预制件;所述树脂有机溶液中树脂的浓度根据树脂的不同而不同,在20~50%之间;
S3:在阴模表面铺敷脱模纸或者分隔膜,然后与所述阳模合模,加热固化,裂解,冷却拆模,得到毛坯件;
或者,在阴模表面铺敷脱模纸或者分隔膜,然后与所述阳模合模,加热固化,拆模,将固化后的纤维预制件浸渍陶瓷先驱体溶液,取出并合模,固化、裂解,得到毛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远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远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