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端口短路检测的整流桥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07177.9 | 申请日: | 202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7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M1/088;H02H7/125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端口 短路 检测 整流 驱动 电路 | ||
1.一种带有端口短路检测的整流桥驱动电路,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控制逻辑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为上管,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为下管,第一功率管的漏极接输入电压,其源极接第三功率管的漏极,第一功率管的栅极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功率管的漏极接输入电压,其源极接第四功率管的漏极,第二功率管的栅极接第二驱动信号;第三功率管的栅极接第三驱动信号,其源极接地,第四功率管的栅极接第四驱动信号,其源极接地;将第一功率管与第三功率管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一端口,第二功率管与第四功率管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直接连接有电感;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电容后接第一自举电压,第二端口通过第二电容后接第二自举电压,模拟电源电压通过第一二极管后接第一电容,模拟电源电压通过第二二极管后接第二电容;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逻辑控制单元输出第一功率管导通信号、第二功率管导通信号、第三功率管导通信号和第四功率管导通信号到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导通信号产生第一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和第四驱动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端口短路检测模块;
所述端口短路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平转换模块、第二电平转换模块、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七反相器、第八反相器、第九反相器、第十反相器、第十一反相器、第十二反相器、第十三反相器、第十四反相器、第十五反相器、第十六反相器、第十七反相器、第十八反相器、第十九反相器、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第、第三与非门、第四与非门第、第五与非门、第六与非门、第七与非门、第八与非门、第九与非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一P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缓冲器;
将第一功率管导通信号和第二功率管导通信号定义为上管导通信号,将第一功率管驱动信号和第二功率管驱动信号定义为上管驱动信号,则上管通过信号通过串联的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后接第一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七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接第二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二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接第一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和第六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六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五与非门的输出端,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接第一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第五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接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五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十五反相器的输出端,第十五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十四反相器的输出端,第十四反相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后接自举电压,所述自举电压为第一自举电压或第二自举电压;第四N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后接自举电压,其栅极接第二NMOS管的源极,第四NMOS管的源极接端口电压,所述端口电压为第一端口电压或第二端口电压;第二NMOS管的漏极接输入电压,其栅极接第十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三NMOS管的漏极接第二NMOS管的源极,第三NMOS管的栅极接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的,其源极接端口电压;第十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第四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接第九反相器的输出端,第四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第八反相器和第九反相器串联,第八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七反相器依次串联,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接缓冲器的输入端,缓冲器的输出端接第二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接第三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三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接第十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十反相器、第十一反相器、第十二反相器依次串联,第十反相器的输入端还通过第一电阻后接端口电压,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接第一NMOS管的栅极,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端口电压,第一NMOS管的漏极和第七反相器输出端连接后输出上管驱动信号;
第十六反相器和第十七反相器串联,第十六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第十七反相器的输出端接第五NMOS管的漏极;第五NMOS管的栅极接模拟电源电压,其源极接第十八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十八反相器的输出端接第七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模拟电源电压,其栅极接第十八反相器的输出端,其漏极接第五NMOS管的源极,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还练级有第三电阻;第七与非门的输出端接第八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八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九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九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接第八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九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短路信号,所述短路信号为第六与非门输出信号取反后的信号;第九与非门的输出端接第十九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十九反相器的输出端输出端口短路标记信号,所述端口短路标记信号用于反馈逻辑控制单元端口是否处于短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71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焊管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 下一篇:包含凝血酶和果胶的干燥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