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3557.5 | 申请日: | 202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强;姜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融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5/18 | 分类号: | C09D5/18;C09D5/10;C09D127/06;C09D163/00;C09D177/00;C09D7/61;C09D7/63;C08L23/06;C08L23/12;C08K7/14;C08K3/34;C08J7/04;C08J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管林林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燃烧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包括槽体(1)以及喷涂在槽体(1)外表面的阻燃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50-80份、聚丙烯树脂40-70份、玻璃纤维15-25份、滑石粉10-15份、硅灰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相容剂5-15份;
所述阻燃层(2)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70-95、硼酸锌3-5份、甲基苯酚3-9份、阻燃剂2-4份、稀释剂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55-75份、聚丙烯树脂45-65份、玻璃纤维13-22份、滑石粉11-14份、硅灰石粉12-14份、抗氧化剂2.5-4.5份、相容剂7-13份;
所述阻燃层(2)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60-80份、硼酸锌3.5-4.5份、甲基苯酚4-8份、阻燃剂3.5-4.5份、稀释剂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60份、聚丙烯树脂55份、玻璃纤维18份、滑石粉13份、硅灰石粉13份、抗氧化剂3份、相容剂10份;
所述阻燃层(2)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70份、硼酸锌4份、甲基苯酚6份、阻燃剂4份、稀释剂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涂在槽体(1)内壁的防腐蚀层(3),所述防腐蚀层(3)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环氧树脂50-80份、聚酰胺树脂40-70份、固化剂3-9份、聚氨酯胶黏剂4-12份、铝粉8-16份、锌粉10-14份、镁粉3-8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3)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环氧树脂55-70份、聚酰胺树脂45-65份、固化剂4-7份、聚氨酯胶黏剂6-10份、铝粉10-15份、锌粉11-13份、镁粉4-7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的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硅微粉,所述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硅微粉的质量比为6:2:1,稀释剂的成分包括二甲基酮,相容剂的成分包括马来酸酐接枝。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燃烧的U型槽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玻璃纤维加入混合容器内,然后加入相容剂升温至全部熔融,然后通过搅拌器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再向混合容器内加入滑石粉、硅灰石粉、抗氧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均匀;
步骤二:将待用模具清理干净,然后将搅拌均匀的原料匀速倒入模具内,然后风冷降温使其定型,下一步进行脱模得到槽体(1);
步骤三:将聚氯乙烯树脂、硼酸锌、甲基苯酚、阻燃剂、稀释剂加入容器内,加热至完全熔融,对搅拌器的搅拌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搅拌器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得到防阻燃涂料,下一步通过喷涂器将涂料充分喷涂在槽体(1)的外表面形成阻燃层(2);
步骤四:将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固化剂、聚氨酯胶黏剂、铝粉、锌粉、镁粉加热至完全熔融,然后通过搅拌器充分搅拌,得到防腐蚀涂料,将防腐蚀涂料通过喷涂器喷涂在槽体(1)的内部形成防腐蚀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融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融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5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