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3345.7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詹越;王龙华;付斌;张倚榕;苗棋江;李先峰;陈杰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信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20/52;G16H2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以在预设时间间隔T0内拍摄人脸图像信息;识别模块,用以识别所述人脸图像的特征;分析模块,用以根据符合分析符合标准的若干帧人脸图像中的微表情以确定被监控人员的实际风险等级,并根据实际风险等级确定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信息,并在确定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信息时,所述分析模块向所述预警模块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指令;预警模块,用以接收所述分析模块发送的预警指令,并根据所述预警指令发送对应的预警信号;储存模块,用以储存系统运行时生成的数据,通过本发明可以精准对被监控人员进行微表情分析,提高了微表情分析的准确率,进而精准的掌握被监控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监狱的日常管理中,监狱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全区域的覆盖,但是现有技术的监控系统仅仅只用于监控在押人员的活动范围,无法根据监控图像的人脸图像进行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分析,且无法精准的筛选人脸图像以准确的对在押人员进行微表情分析,以准确的掌握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的筛选人脸图像以准确的对在押人员进行微表情分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其包括至少一获取单元,用以在预设时间间隔T0内拍摄人脸图像信息,其中,人脸图像信息包括若干帧按照预设中心标准获取的预设时序的人脸图像;
识别模块,其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包括至少一识别单元,用以按照预设识别中心识别所述人脸图像的微表情特征;
分析模块,其与所述识别模块相连,包括至少一分析单元,用以根据符合分析符合标准的若干帧人脸图像中的微表情,并将所述微表情与预设风险图像模型进行比对,以确定被监控人员的实际风险等级,所述分析模块根据实际风险等级确定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信息,并在确定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信息时,所述分析模块向所述预警模块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指令;所述分析模块依次计算各帧人脸图像的实际图像重合度,并将实际重合度与预设值进行比对以选择符合进行微表情分析标准的人脸图像,所述分析模块根据符合进行微表情分析标准的人脸图像计算被监控人员的实际风险分值,并根据实际风险分值发送对应等级的预警指令,并在发送预警指令时,所述分析模块根据相邻风险图像的时间间隔修正实际风险等级;
预警模块,其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接收所述分析模块发送的预警指令,并根据所述预警指令发送对应的预警信号;
储存模块,其分别与所述获取模块、所述识别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和所述预警模块相连,用以储存系统运行时生成的数据。
进一步地,当所述分析模块在确定符合分析标准的人脸图像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所述获取模块拍摄的第一帧人脸图像,并所述第一帧人脸图像记为标准人脸图像,所述分析模块将第一帧人脸图像与剩余其他帧图像依次进行比对,以计算实际图像重合度A,所述分析模块将实际图像重合度与预设图像重合度A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剩余其他帧人脸图像是否符合分析标准;
所述预设图像重合度A0包括第一预设图像重合度A1和第二预设图像重合度A2,其中,A1<A2;
当A>A2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帧人脸图像不符合分析标准,并不使用该帧图像进行微表情分析;
当A1≤A≤A2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帧人脸图像符合分析标准,并使用该帧图像进行微表情分析;
当A<A2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帧人脸图像不符合分析标准,并不使用该帧图像进行微表情分析。
进一步地,当分析模块判定人脸图像符合分析标准时,所述分析计算实际图像重合度差值△A,将实际图像重合度差值△A与预设图像重合度差值△A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进行微表情分析位置,设定△A=|A-(A1+A2)/2|;
所述预设图像重合度差值△A0包括第一预设图像重合度差值△A1和第二预设图像重合度差值△A2,其中,△A1<△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信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信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坐垫加工用检测设备
- 下一篇:具有超声波雷达功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