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的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2552.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3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仝德;郑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H04N7/18;H04N21/4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基础 数据 收集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的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涉及大数据监测技术领域,选择指定位置,并在指定位置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获取该指定位置的实时视频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获得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指定位置的人流量信息、机动车流量信息以及非机动车流量信息,通过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活动半径,以指定位置为中心,分别设置r和R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活动半径,从而能够获取不同范围内的人流密度,能够推算出该范围内的人口活跃程度,通过对不同的人口活跃程度,向该区域投放相应的房源储备量,从而使得所储备的房源数量能够与该范围内的人口活跃程度相匹配,避免出现房源过剩或房源不足的情况发生,使得所投放的房源储备量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城市的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进行房屋租赁时,所投入的房源往往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投放,从而导致在租房旺季时,某个区域内所拥有的房源不足,或在租房淡季时,某个区域内的房源过剩,如何合理的进行房源储备,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现提供城市的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城市的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城市的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指定位置,并在指定位置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获取该指定位置的交通数据;
步骤二: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获得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指定位置的人流量信息、机动车流量信息以及非机动车流量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交通数据上传至大数据模型;
步骤三:对大数据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以指定位置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人流密度,并根据人流密度投放相应的房源储备量。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若干监控设备,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获取指定位置的交通数据的过程包括:
将若干个监控设备安装在指定位置,通过监控设备获取指定位置的交通数据;通过监控设备实时获取指定位置的实时视频数据。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监控设备为一个监控设备组,每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画面与至少一个其他监控设备的监控画面存在交叉部分;通过在城市中的不同位置安装监控设备组,从而获取相应的位置的交通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交通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
建立指定位置的监控区域地图;
对所有监控设备所获取到的交通数据按照监控区域地图的范围进行视频拼接,并获得指定位置的完整视频;
对指定位置的完整视频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获得完整视频中的人像信息、机动车信息以及非机动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区域地图的建立过程包括:
获取每个监控设备的拍摄范围,并将选择其中一个监控设备拍摄范围中的一点作为原点,以该原点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将所有监控设备的拍摄范围映射至三维空间坐标系内,从而获得监控区域地图。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完整视频进行图像的处理过程包括:
将所获取到的视频进行栅格化处理;
对栅格化处理后的视频中的人像、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进行框选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2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