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437.1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7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苏冰;韩海斌;杨超;蒋沛雯;商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田敏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船舶 数据 提取 算法 掩罩掩网 渔业 多时 尺度 作业 效率 估算 方法 | ||
1.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捕捞作业状态下,基于船位数据比较单位时间速度差的大小,首先进行网次数提取验证,并根据网次提取算法估算多时间尺度渔船作业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捕捞状态条件下,0.1节≤船舶速度≤1节、0:00≤印度洋当地时间≤5:00和17:00≤印度洋当地时间≤24:00、-359°≤船舶航向差≤359°、海浪2.5m,本步骤能够适用于从长时间间隔的远洋平台数据进行掩罩掩网渔船作业捕捞时长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2021年印度洋掩罩掩网船多个远洋平台VMS数据、渔捞日志记录和历史相关文献,分析其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值对网次提取的准确率影响,确定单位时间最小值0.3h,最大值1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网次时间间隔根据掩罩掩网实际作业起网、放网所用时间和渔捞日志分析获得,确定相邻两网次之间最小时间间隔为0.5h,本步骤确定相邻两网次之间最小时间间隔,避免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捕捞作业时长中,在某点单位时间速度差值处于峰值时,则该单位时间可能存在网次,本步骤能够适用于从长时间间隔的远洋平台数据进行掩罩掩网作业网次数提取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捕捞作业特点,在捕捞作业时长中,根据2021年渔捞日志和一线船长提供的捕捞数据,发现作业效率受月相的影响较大,因此把作业日期分为月黑夜和月光夜,把作业时长分成上半夜和下半夜,本步骤能够适用于长时间间隔的远洋平台数据进行掩罩掩网作业效率的估算,减小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黑夜为:农历初一至初八、二十二至三十;所述月光夜为:农历初九至二十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夜为:开始下网--次日00:00;所述下半夜为:00:00--作业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捕捞作业特点,在捕捞作业时长中,根据2021年渔捞日志和一线船长提供的捕捞数据,分别根据以下公式估算多时间多尺度渔船作业效率:
其中:η为作业效率,C*为鱼获网次产量常数,n为提取网次数,T为提取作业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舶数据网次提取算法的掩罩掩网渔业的多时间尺度作业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2021年渔捞日志和一线船长提供的捕捞数据,分别确定不同时间尺度的网次产量常数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4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稀土硫酸盐浸出液中铁和铝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施工图纸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