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358.0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帆;黄振华;于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5/125 | 分类号: | B63H5/125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形 结构 推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型式,将推进电机与回转固定模块进行集成设计和组装,首部模块的连接结构、尾部模块的连接结构与推进模块的壳体构成类似“三角形”结构的支架,既保证推进器支架的强度又降低了推进器的重量,一方面可以减少壳体的湿面积,从而减小壳体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推进器两侧水的流通性更好,从而减小转舵力矩。首部模块和尾部模块的连接结构的内部可设计为人可进入维修的筒状结构,外形可根据流场特征将其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小阻力,本发明提出吊舱推进装置在减阻、减重、转舵和维修性等方面的性能有较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推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吊舱推进装置是一种新型船用推进装置,它实现了全回转舵桨与推进电机的集成。大型吊舱推进装置的支撑框架通常为倒“T”型,其具有重量大、阻力大和转舵力矩大等缺点。
大功率吊舱推进装置可通过支撑框架的优化使其在重量、推进性能、转舵性能及入舱维修等方面有所增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角形结构的大功率吊舱推进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包括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且可以相对独立完成测试和验收的转舵模块、分别连接转舵模块的首部模块和尾部模块以及连接在首部模块和尾部模块之间的推进模块,所述的尾部模块、首部模块和主要起固定支撑和转舵作用的转舵模块分别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上,形成的支撑框架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的首部模块由形成三角形一条边的首部模块连接结构、形成三角形顶点的首部模块壳体和安装在首部模块壳体上的螺旋桨组成;所述的推进模块由推进模块壳体、设置在推进模块壳体内的推进电机以及其线路和管路组成,推进电机与螺旋桨连接;所述的尾部模块由形成三角形一条边的尾部模块连接结构和形成三角形顶点的尾部模块壳体组成,推进模块壳体分别与首部模块壳体和尾部模块壳体连接,线路和管路通过特殊的穿舱密封件伸出推进电机端面实现端面密封,并经首部模块连接结构和尾部模块连接结构转至转舵模块。
所述的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其首部模块连接结构和尾部模块连接结构与推进模块壳体的夹角推荐控制在30°~60°之间。
所述的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其推进模块壳体为回转体,首部模块壳体和尾部模块壳体为流线型,三者结合后型线光顺。
所述的一种三角形结构吊舱推进装置,其首部模块连接结构和尾部模块连接结构外形可根据流场特征将其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小阻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模块化设计且可以相对独立完成测试和验收的首部模块、推进模块、尾部模块及转舵模块壳体构成三角形支架,一方面可以减少壳体的湿面积,从而减小壳体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推进器两侧水的流通性更好,从而减小转舵力矩。连接结构的内部可设计为人可进入维修的筒状结构,外形可根据流场特征将其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小阻力。
本发明提出的大功率吊舱推进装置在推进器重量、推进性能、转舵性能及入舱维修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在减阻、减重和转舵等方面性能更优,同时也可解决大型吊舱入舱维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首部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推进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尾部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三通结构”的法兰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吊舱推进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吊舱推进装置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