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复材料基体、含有其的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0027.5 | 申请日: | 2022-0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巍;李世瀚;刘洪达;王晓霖;李遵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L8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材料 基体 含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材料基体、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修复材料基体,通过将低分子量活性聚异丁烯和中分子量活性聚异丁烯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该修复材料基体产品兼有低分子量聚异丁烯所提供的粘结性和中高分子量聚异丁烯具有的支撑作用和柔韧性,可用于替代多种基体材料共混物,用于制备修复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材料改善了材料成分之间的兼容性,避免了长期使用或老化后由于兼容性差而产生的易剥离或自动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储运设施密封防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及其一体化加工设备的设计与应用。
背景技术
油气储运设施长期处于复杂的运行环境下,局部设备腐蚀,泄露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和运行。针对于热收缩带和3PE防腐层技术等传统方法修复缺陷,研究者开发了柔性密封防腐材料。
CN102020810 A公开了一种管道柔性防腐材料,该发明将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粘均分子量4-6万),小分子量聚异丁烯(粘均分子量1-3万),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萜烯树脂,硅灰石粉和磷酸二氢铝物理共混,得到材料可用于管道系统防腐。
CN102391586A公开了一种粘弹性防腐膏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将低分子量聚异丁烯(数均分子量2500-3000,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粘均分子量30000-90000)和抗氧剂在110-150℃进行物理共混30-60mins,再加入硫酸钡或滑石粉进行混合40-70mins,最后加入颜料混合20-50mins,制得的粘弹性防腐膏粘着力0.125N/mm2,吸水率为0.03%,85℃无滴垂现象。
CN101649167 A公开了一种粘弹体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将丁基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一种或几种,与重均分子量为20000-60000聚异丁烯,轻质碳酸钙,硫酸镁,滑石粉中一种或几种,在145-165℃捏合机中混合40-70mins,得到粘弹体材料,再将材料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依次覆盖在网布和薄膜上,得到粘弹体胶带。
CN101935500A公开了一种粘弹性防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将高分子量(10万-1000万),中分子量(1万-10万),低分子量(350-3500)聚异丁烯与丁基橡胶,碳酸钙,白炭黑,滑石粉等在130±15℃混合1-1.5hs,制成胶泥,通过单螺杆喂料机输送到反应釜进行二次混合(温度110±10oC,时间0.5-1hs),再通过齿轮泵输送至挤出机进行混炼,再挤出至压胶辊,依次加增强网,离型膜,收卷得到粘弹性胶带,剪切强度0.04 MPa,剥离强度5N/c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材料基体、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不同分子量基体简单物理共混导致基体材料兼容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复材料基体。
一种修复材料基体,其分子结构式如式1)所示:
1);
其中,m和n均为自然数,m=10-200,n=300-750。
进一步,所述修复材料基体的分子量分布为1.5-2.5。
进一步,所述修复材料基体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
进一步,所述修复材料基体的1H NMR谱图具有以下特征:
甲基上a质子的化学位移位于0.85至0.92ppm处的峰;
甲基上b 质子的化学位移位于0.95 至1.1ppm 处;重复单元中质子c的化学位移位于1.1至1.2 ppm处;
亚甲基中d质子的化学位移位于1.2至1.3ppm;
重复单元中亚甲基质子e 的化学位移位于1.4至1.5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0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