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拾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73637.1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榎本成悟;广濑良文;杠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拾音装置(10)具备立体地分散配置的多个麦克风元件(20a~20d),两个麦克风元件间的距离小于距离D的有效麦克风对的总数比多个麦克风元件(20a~20d)的总数多,在将从多个麦克风元件(20a~20d)分别获得的目标声音的频率设为f、音速设为c时,距离D通过D=c/2f表示,将构成有效麦克风对的两个麦克风元件连结的直线(L1),与将构成其他有效麦克风对的两个麦克风元件连结的直线(L2~L6)的任一个都不平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进行波束成形的拾音装置。
背景技术
波束成形是使用从多个麦克风元件取得的语音信号,来生成将目标声音方向的声音强调后的信号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广义旁瓣相消器(GSC:GeneralizedSidelobe Canceller),作为使用了自适应滤波器的波束形成器的一例。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L.Griffiths and C.W.Jim,“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linearly constrained adaptive beamforming”,IEEE Trans.Antennas Propagation,vol.AP-30、pp27-34、Jan.198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提供能够有效地压制目标声音以外的声音的拾音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拾音装置具备立体地分散配置的多个麦克风元件,由所述多个麦克风元件所含的任意的两个麦克风元件构成的麦克风对中的、两个麦克风元件间的距离小于距离D的有效麦克风对的总数,比所述多个麦克风元件的总数多,所述距离D在将从所述多个麦克风元件获得的目标声音的频率设为f、将音速设为c时,由D=c/2f表示,连结构成所述有效麦克风对的两个麦克风元件的直线,不与连结构成其他所述有效麦克风对的两个麦克风元件的直线的任一个平行。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拾音装置能够有效地压制目标声音以外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拾音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拾音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通过主信号、参照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的灵敏度特性示意地表示输出信号的计算式的图。
图4是表示多个麦克风元件的立体配置例1的图。
图5是表示多个麦克风元件的平面配置例的图。
图6是表示由采用立体配置例1的拾音装置生成的参照信号在沿着XZ平面的方向上的灵敏度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由采用平面配置例的拾音装置生成的参照信号在沿着XZ平面的方向上的灵敏度特性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6以及图7的灵敏度特性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由采用立体配置例1的拾音装置生成的、将沿着XZ平面的90度方向作为目标声音方向的主信号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10是表示多个麦克风元件的立体配置例2的图。
图11是表示由采用立体配置例2的拾音装置生成的、将沿着XZ平面的90度方向作为目标声音方向的主信号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12是表示多个麦克风元件的立体配置例3的图。
图13是表示由采用立体配置例3的拾音装置生成的、将沿着XZ平面的90度方向作为目标声音方向的主信号的频率特性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未经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73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组分结构粘合剂
- 下一篇:激光干涉光刻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