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血液处理治疗之后的自动再输注血液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52860.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乔安娜·索菲·希勒;托比亚斯·沃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德国梅***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处理 治疗 之后 自动 再输注 | ||
1.一种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具有:
包括动脉区段(12)和静脉区段(14)的体外回路(4)、透析器(6)和透析液回路(8),其中,
所述体外回路(4)和所述透析液回路(8)经由设置在所述透析器(6)中的膜(10)彼此分开;
在所述静脉区段(14)中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8),所述第一传感器设计用于检测流经所述静脉区段(14)的液体中的血细胞比容份额;
在所述动脉区段(12)中设置有第二传感器(24、48),所述第二传感器设计用于检测流经所述动脉区段(12)的液体中的血细胞比容份额;并且
所述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还包括控制单元(46),所述控制单元设计用于这样控制血液的再输注,使得透析液从所述透析液回路(8)经由所述透析器(6)的所述膜(10)被提供给所述体外回路(4),所述透析液在再输注时将存在于所述体外回路(4)中的血液朝向患者(15)排挤,以便将血液经由所述静脉区段(14)和所述动脉区段(12)输回给患者(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46)设计用于,当由所述第一传感器(18)检测到或者由所述控制单元(46)基于由所述第一传感器(18)检测到的信息计算或预测到所述血细胞比容份额低于预先确定的极限值时,中断经由所述静脉区段(14)的再输注,并且当由所述第二传感器(24、48)检测到或者由所述控制单元(46)基于由所述第二传感器(24、48)检测到的信息计算或预测到所述血细胞比容份额低于预先确定的极限值时,中断经由所述动脉区段(12)的再输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细胞比容份额的所述预先确定的极限值小于或等于10%、优选在1%和5%之间、特别优选为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脉区段(12)中设置有动脉血液泵(26),所述动脉血液泵设计用于旋转方向变换,并且所述控制单元(46)在通过经由所述动脉区段(12)进行再输注时操控所述动脉血液泵(26),以便使所述动脉血液泵与治疗方向相反地旋转。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6)设计用于并行地实施经由所述静脉区段(14)的再输注和经由所述动脉区段(12)的再输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6)设计用于串行地实施经由所述静脉区段(14)的再输注和经由所述动脉区段(12)的再输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6)设计用于根据所使用的透析器(6)控制所述再输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6)设计用于在血液处理治疗之后并且在再输注之前实施安全空气去除步骤,借助所述安全空气去除步骤将空气或气泡从所述动脉区段(12)去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外血液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脉区段(12)中设置有动脉软管夹(22)和动脉血液泵(26),并且在所述静脉区段(14)中设置有静脉膨胀室(16),并且所述控制单元(46)这样实施所述安全空气去除步骤,使得首先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通过所述动脉软管夹(22)夹住所述动脉区段(12),而所述动脉血液泵(26)沿治疗方向继续运转,其中,由此产生的负压带动存在于所述动脉区段(12)中的空气或气泡(50)并且将其运送到在所述静脉膨胀室(16)中将其消除的所述静脉区段(1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未经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28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