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格框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2045.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伊恩·帕克斯;亚当·格利克;恩瑞克·罗德尔;斯蒂芬·博汉;阿迪提亚·德威维迪;尼尔·卡斯泰尔斯;迈克·班飞;斯科特·埃米特;迈克尔·马尼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卡多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李晓双;杨永波 |
地址: | 英国哈特菲尔德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 框架结构 | ||
一种网格框架结构(14),用于支撑可操作以移动堆垛(12)中的一个或多个容器(10)的装载处理设备(30),该网格框架结构(14)包括:数个直立柱(116),位于竖直平面内并布置为形成数个竖直存储位置(58),用于将容器(10)堆叠在直立柱(116)之间并由直立柱(116)以竖直方向引导,数个直立柱(116)在其顶端通过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组网格构件(118)和以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组网格构件(120)相互连接,第二组网格构件(120)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中横向于第一组网格构件(118)运行,以形成包括数个网格单元或网格空间(54)的网格结构(50);第一组(118)和第二组(120网格构件分别包括第一组(22a)和第二组(22b)轨道,用于装载处理设备(30)在网格框架结构(14)上移动一个或多个容器(10),其中,直立柱的子组(116a)通过包括数个对角撑(82)的至少一个支撑组件刚性地联接在一起以形成支撑塔(80);其特征在于:直立柱的子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中的三个直立柱(116a、116b、116c),使得三个直立柱中的两个直立柱(116a、116b)横向放置在中间直立柱(116c)的两侧,两个横向放置的直立柱(116a、116b)通过数个对角撑(82)刚性地连接至中间直立柱(116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于网格框架结构上的轨道上远程操作的装载处理设备领域,用于处理堆叠在网格框架结构中的存储容器或存储箱,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支撑远程操作的装载处理设备的网格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存储系统包括三维存储网格结构,其中存储容器/存储箱彼此堆叠,这是众所周知的。PCT专利第WO2015/185628A(Ocado)号描述了一种已知的存储和履行系统,其中箱或容器的堆垛布置在网格框架结构内。通过在位于网格框架结构顶部的轨道上远程操作的装载处理设备来访问箱或容器。这种类型的系统由附图中的图1至3示意性示出。
如图1和2所示,可堆叠的容器(已知的箱或容器10)彼此堆叠以形成堆垛12。堆垛12被放置在仓库贮存或生产环境里的网格框架结构14中。网格框架由数个存储柱或网格柱组成。网格框架结构中的每个网格都具有用于存储容器堆垛的至少一个网格柱。图1是网格框架结构14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被放置在框架结构14中的箱10的堆垛12的俯视图。每个箱10通常存放有数个产品货物(未示出),根据其应用,箱10里的产品货物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产品类型。
网格框架结构14包括支撑水平构件18、20的数个直立构件或直立柱16。第一组平行水平网格构件18被设置为垂直于第二组平行水平网格构件20,并且布置成网格图案以形成网格结构,该网格结构包括由直立构件16支撑的数个网格单元或网格空间。构件16、18、20通常由金属制造并且通常焊接在一起或用螺栓栓在一起或结合两者。箱10被堆叠在网格框架结构14的构件16、18、20之间,使得网格框架结构14防止箱10的堆垛12的水平移动,并引导箱10竖直移动。
网格框架结构14的顶层包括在堆垛12顶部以网格图案布置的轨路22。此外,参考图3,轨路22支撑数个装载处理设备30。第一组22a平行轨路22引导机器人装载处理设备30在网格框架结构14的顶部上以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并且被设置为垂直于第一组22a的第二组22b平行轨路22引导装载处理设备30以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移动。以这种方式,轨路22使得机器人装载处理设备30在水平的X-Y平面上二维横向移动,使得装载处理设备30可以被移动至任一堆垛12的上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卡多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奥卡多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2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