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56652.0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71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德;苗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致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1/20 | 分类号: | B65G21/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郭晓宇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壳体 自动化 生产 用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是上料带,所述上料带竖直端一侧设有筒体,所述上料带远离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表壁转动连接有防护栏。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带上设有防护栏,在电机壳体上料时保护电机壳体,避免电机壳体滑出,同时防护栏便于打开,使得电机壳体上料时若卡住,使用者可轻易打开防护栏,对卡住的电机壳体进行整理,使用时,转动转盘,转盘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防护栏转动,另外第二齿轮对第一齿轮限位,不需要使用者手动扶持,进而提高了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 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现有的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在使用时,电机壳体容易卡住,上料带上有防护栏防护,不便于整理,进而降低了现有的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的使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带和转把轴,所述上料带竖直端一侧设有筒体,所述上料带远离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表壁转动连接有防护栏,所述转轴竖直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表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外表壁与固定板内表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把轴竖直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外表壁通过转把轴与固定板内表壁转动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外表壁通过转把轴与固定板内表壁转动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防护栏外表壁涂设有防腐涂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防护栏顶部设有把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转盘外表壁设有粗糙纹理。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料带上设有防护栏,在电机壳体上料时保护电机壳体,避免电机壳体滑出,同时防护栏便于打开,使得电机壳体上料时若卡住,使用者可轻易打开防护栏,对卡住的电机壳体进行整理,使用时,转动转盘,转盘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防护栏转动,另外第二齿轮对第一齿轮限位,不需要使用者手动扶持,操作简单便捷,进而提高了电机壳体自动化生产用上料机构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上料带;2、筒体;3、防护栏;4、把手;5、转轴;6、第一齿轮;7、转盘;8、转把轴;9、第二齿轮;1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致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致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6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膜的涂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焊接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