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管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5619.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0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林;张定举;张硕;孙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文吉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桩桩 标高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管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其包括主测量杆、多根副测量杆、多根副加强杆、多根主加强杆和限位板,多根所述副测量杆环绕所述主测量杆设置,所述副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相邻的所述副测量杆,所述主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测量杆,所述主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副测量杆,多根所述主加强杆和多根所述副加强杆将所述主测量杆和多根所述副测量杆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副测量杆的下端,多根所述副测量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所述主测量杆设有主刻度,所述主刻度的起点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上。本申请具有提高水下管桩桩顶标高的测量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测量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管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桩施工中,一般都需要对管桩桩顶标高进行测量,目前对管桩桩顶标高进行测量的工具主要是测量杆。测量杆具有质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但是,对于水下管桩,测量水下管桩桩顶标高需要在水中进行,用测量杆对于水下管桩桩顶标高的测量时,测量杆在海水或河流中容易受到波浪的影响,在水深较深的情况下,测量杆容易歪斜,无法确保测量杆的垂直度,且当水流较大时会对测量杆造成损坏,使得测量杆发生弯曲,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无法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水下管桩桩顶标高的测量精度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水下管桩桩顶标高的测量精度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下管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下管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管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包括主测量杆、多根副测量杆、多根副加强杆、多根主加强杆和限位板,多根所述副测量杆环绕所述主测量杆设置,所述副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相邻的所述副测量杆,所述主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测量杆,所述主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副测量杆,多根所述主加强杆和多根所述副加强杆将所述主测量杆和多根所述副测量杆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副测量杆的下端,多根所述副测量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管桩的内径,所述主测量杆设有主刻度,所述主刻度的起点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根副测量杆将主测量杆围绕在中间,再通过多根副加强杆和多根主加强杆将主测量杆和多根副测量杆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提高测量装置的强度,降低主测量杆在深水处受水压力影响而发生弯曲的概率,提高测量的准确率。同时,副测量杆、副加强杆和主加强杆能够提高测量装置本身的重量,降低水流将测量装置推歪的概率,提高测量装置测量的垂直度,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率。另外,限位板的直径大于管桩的内径,在测量装置的下端插入到管桩内后,限位板能够抵接在管桩的上端面,将测量装置固定在管桩上,并且限位板的下表面与管桩的上端面紧贴,使得刻度的起点与管桩的上端面处于同一个平面,通过主刻度即可直接得到管桩桩顶的标高,测量准确高效。
优选的,所述副测量杆上设有副刻度,所述副刻度的起点与所述主刻度的起点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时,将副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和主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进行对比,即可知道测量装置是否竖直,以及测量装置往哪个方向倾斜,从而采取措施确保测量装置竖直,提高测量的准确率。另外,若限位板的下表面与管桩的上端面紧贴时,副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和主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有差异,则说明管桩有歪斜,通过比较副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和主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即可知道管桩的垂直度。
优选的,所述主测量杆和副测量杆相互平行,所述主测量杆和副测量杆的长度相等,所述主测量杆的下端与所述副测量杆的下端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主刻度和副刻度同步,便于比较主刻度和副刻度测量得到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水平设置,所述主测量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测量杆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港航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5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化防爆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扇形散热磁铁结构的低音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