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滚筒式淬火热处理炉的落料通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40934.1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金博渊;郭伟;陶可乐;邱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6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滚筒 淬火 热处理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螺旋滚筒式淬火热处理炉的落料通道,其包括密封通道、及导料通道,其中密封通道的两侧形成有油路接口,自每侧油路接口喷出的油形成弧形油帘,两个弧形油帘自下部相交形成阻隔油帘,导料通道包括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通道本体、油腔,其中油腔具有第一喷油口和第二喷油口,第一喷油口与进料口相连通,且自第一喷油口喷出的油形成位于阻隔油帘下方的油帘;第二喷油口与出料口相连通,且自第二喷油口喷出的油呈喷涌状。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有效阻隔淬火时产生的油雾进入加热炉,减少炉内积碳,提高钢球表面光亮性;另一方面,对钢球形成喷涌搅拌,可有效提高冷却强度和均匀性,保证淬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落料通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滚筒式淬火热处理炉的落料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轴承钢球的淬火热处理,主要是通过在热处理炉内对批量的轴承钢球进行加热处理,然后采用落料通道承接热处理炉掉落的高温轴承钢球,并通过该落料通道高温轴承钢球送入淬火槽内的螺旋滚筒内完成冷却淬火工艺。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落料通道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1、高温轴承钢球下落淬火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油雾进入热处理炉中,导致热处理炉内产生大量积碳,使得钢球表面暗淡;
2、轴承钢球在进入淬火槽前,会在落料通道的出口产生聚集效应,容易引发淬火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螺旋滚筒式淬火热处理炉的落料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滚筒式淬火热处理炉的落料通道,其设置在加热炉与淬火槽之间,落料通道包括与加热炉相衔接的密封通道、及衔接在密封通道和淬火槽之间的导料通道,其中密封通道的两侧形成有油路接口,自每侧油路接口喷出的油形成弧形油帘,两个弧形油帘自下部相交形成阻隔油帘;
导料通道包括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通道本体、油腔,其中油腔具有第一喷油口和第二喷油口,第一喷油口与进料口相连通,且自第一喷油口喷出的油形成位于阻隔油帘下方的油帘;第二喷油口与出料口相连通,且自第二喷油口喷出的油呈喷涌状。
优选地,通道本体包括上下贯通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进料口位于第一腔体上,出料口位于第二腔体上。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
具体的,第一腔体自顶部敞开并形成进料口,其中进料口呈方形,密封通道的下端伸入进料口,且第一腔体自上而下逐渐变窄设置。这样设置,便于接料,保证钢球能够集中下落,避免弹跳撞击。
优选地,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通气口,其中钢球通过油帘时产生的油雾自通气口排出。
具体的,第一喷油口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侧壁并沿水平方向喷射所述油帘,且第一喷油喷出的油帘位于多个通气口之间。这样设置,可以将炉内高温工件落入淬火油时在油面处产生的油烟排出密封通道的封罩区域,减少油烟进入密封通道,提高钢球表面光亮性。
优选地,第二腔体自第一腔体的底端向下呈弧形状延伸,其中第二腔体自底端敞开并形成出料口。这样设置,能够对下落的钢球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冲击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第二腔体自上而下逐渐收窄,且第二腔体的出料口呈圆管状。这样设置,钢球通过出料口时,密度增加,便于油液喷涌搅拌。
进一步的,出料口的中心线水平设置。这样设置,便于钢球自出料口进入淬火槽,降低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40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的活动定位装置
- 下一篇:过滤调压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