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7007.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汤寿祥;李松贵;叶勇文;谭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金亮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30 | 分类号: | B65B4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装置,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与底座之间设有阵列设有若干复位弹簧,移动座上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水平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可转动的设有旋转套筒,固定轴一侧设有驱动旋转套筒转动的驱动机构,旋转套筒上间隔设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对称设置,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远离旋转套筒的一端均设有真空吸嘴。能够避免包装袋的开口在包装过程中出现缩小现象,在包装过程中包装袋的开口保持张开并逐渐下沉,方便包装物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改性塑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装袋包装。传统是采用人方式进行包装,在定量出料后将包装袋进行封装操作。将包装袋套在喂料器排料管上后,在包装过程中包装袋的开口虽然是打开的,但随着包装袋内灌装的物料越来越多,包装袋的上开口会出现形变、缩小等现象,需要现场人员时刻注意调整,影响包装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底座之间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水平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可转动的设有旋转套筒,所述固定轴一侧设有驱动旋转套筒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套筒上间隔设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远离旋转套筒的一端均设有真空吸嘴。通过两根第一连接臂和两根第二连接臂配合拉开包装袋开口,随着包装袋内灌装的物料越来越多,移动座逐渐下沉,第一连接臂和两根第二连接臂跟随移动座下沉,使包装袋开口部位逐渐脱离排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四端均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移动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移动座底面抵触,所述复位弹簧下端与底座上表面抵触。通过复位弹簧支撑移动座,随着包装袋内灌装的物料越来越多,使移动座、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逐渐下沉,移动座与底座的间距越来越小。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四端开设有供导向杆贯穿的通孔,所述导向杆上端设有与通孔过盈配合的限位部,所述导向杆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上表面四端开设有与导向杆一一对应的螺孔。导向杆能够拆下,便于拆卸更换导向杆和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轴、伺服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蜗轮和蜗杆,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可转动的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轴线沿重力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设有蜗杆和从动齿轮,所述旋转套筒中部套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侧面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伺服电机用于驱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转动使从动齿轮旋转,旋转轴和蜗杆将会跟随从动齿轮进行旋转,通过蜗杆带动蜗轮和旋转套筒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旋转轴中部开设有供固定杆贯穿的圆形孔,所述旋转轴侧面下端凸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蜗杆下端与环形限位块上表面抵触,所述蜗杆上端与从动齿轮下表面抵触。通过固定杆对旋转轴进行定位,通过设置环形限位块垫高蜗杆,使蜗杆与蜗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呈L字形板体,所述固定轴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所述固定轴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上。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固定轴进行固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金亮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金亮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7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覆膜机构
- 下一篇:一种构造柱浇注模板改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