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45485.2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定丰;李道桂;刘金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3;E04F13/25;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负离子 释放 功能 抗菌 纤维 硅酸盐 板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包括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与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所述覆盖板的表面设置有微孔抗菌涂料,所述支撑件上还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覆盖板上还至少设置有一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相邻两组板材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内还安装有导出块,所述导出块上开设有多组导气孔,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内还设置有相邻板材之间固定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覆盖板和连接组件的设置,有效提高板材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
背景技术
将负离子及抗菌功能复合应用在纤维硅酸盐板上,实现复合材料1+1>2 的理论,使负离子的释放量及释放时长大幅增加,且可大幅扩大产品的抗菌抑菌范围,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多一层的保障。
现有的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实现可释放负离子且能抵抗病菌的功能主要是来源于墙体材料表面涂层,而涂层本身的材料性质及现有的生产工艺均限制了其实际功能,由于涂层的覆盖,即使墙板本身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也无法自由释放,且不便于安装,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涂层本身的材料性质及现有的生产工艺均限制了板材的实际功能,由于涂层的覆盖,即使墙板本身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也无法自由释放,且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抗菌纤维硅酸盐板材包括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与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所述覆盖板的表面设置有微孔抗菌涂料,所述支撑件上还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覆盖板上还至少设置有一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相邻两组板材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内还安装有导出块,所述导出块上开设有多组导气孔,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内还设置有相邻板材之间固定的连接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采用网格型结构的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之间以及支撑件与所述覆盖板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孔、第一固定杆、第一推板、齿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孔在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的四个侧面上开设有多组,所述齿条滑动安装在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第一固定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内,且第一固定杆与所述齿条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推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在所述驱动组件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杆、第二推板、上顶块以及下顶块,所述下顶块安装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二固定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第二推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所述上顶块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推板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盒、第一齿轮、驱动块、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以及蜗杆,所述驱动盒安装固定在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内,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盒内,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蜗轮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蜗杆设置于所述驱动盒内,且蜗杆与所述蜗轮相连接,所述驱动块转动安装在驱动盒上,且驱动块与所述蜗杆之间通过联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在所述负离子抗菌硅酸盐板基板的其中一组相对侧面上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5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入炉坯料端面检测装置
- 下一篇:水性真石漆涂料防漏取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