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单组变压器产生正负值流电压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85945.7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苏瑞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H02M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宿晓燕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变压器 产生 负值 流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产生正负电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单组变压器产生正负值流电压的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VC和电容C1,变压器T的两端分别与整流桥VC的1号引脚和整流桥VC的3号引脚连接,整流桥VC的2号引脚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整流桥VC的4号引脚分别与电容C1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整流桥VC的1号引脚还连接有负电压电路,负电压电路包括电容C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电容C3,电容C2的正极与整流桥VC的1号引脚连接,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VD1的负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的正极和接地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负电压电路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变压器使用功率与效率,电路简单,所用元器件少,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负电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单组变压器产生正负值流电压的电路。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输配电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就其用途可分为电力变压器、试验变压器、仪用变压器及特殊用途的变压器: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配电、电力用户配电的必要设备,在使用中,有些需要提供负电压,目前能产生的负电压的方法有很多,现有的变压器负电压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较多,导致易损坏,不能稳定的增加变压器使用功率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单组变压器产生正负值流电压的电路,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变压器使用功率与效率,电路简单,所用元器件少,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利用单组变压器产生正负值流电压的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VC和电容C1,所述变压器T的两端分别与整流桥VC的1号引脚和整流桥VC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整流桥VC的2号引脚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桥VC的4号引脚分别与电容C1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所述整流桥VC的1号引脚还连接有负电压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负电压电路包括电容C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电容C3,所述电容C2的正极与整流桥VC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VD1的负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的正极和接地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T规格为AC-AC。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采用的规格为25V1000μF。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采用的规格均为25V100μF。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采用的型号均为1N4148。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负电压电路的设计,将正弦波通过电容后,通过一个二极管对地,短路掉正端波形,余下负端波形,经半波整流滤波直接产生负电压,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变压器使用功率与效率,电路简单,所用元器件少,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负电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的变压器负电压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较多,导致易损坏,不能稳定的增加变压器使用功率与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单组变压器产生正负值流电压的电路。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苏瑞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盐城市苏瑞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85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调节钢筋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清洗机双侧联动抛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