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生间楼板预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3602.6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陆荣秀;徐松林;林意;辻直树;滨口真一;姚定宇;伊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前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间 楼板 预制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生间楼板预制件,包括预制件主体,预制件主体包括呈平面状的楼板部、位于楼板部的上表面的反坎部和位于楼板部的下表面的横梁部,每一反坎部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横梁部,并通过横梁部提供支撑;楼板部、反坎部及横梁部通过钢筋混凝土材料一体浇筑成型,以消除每一反坎部与楼板部及横梁部之间的渗水空隙;楼板部的多个侧面分别构成浇筑面,每一浇筑面分别具有多个突出设置的第一连接筋,且预制件主体通过楼板部的多个浇筑面与楼体的卫生间部分的承重结构浇筑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预制件主体的楼板部、反坎部及横梁部一体浇筑成型,可有效简化建造工序,且产生的建筑垃圾少,防水性能好,还保证了预制件主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卫生间楼板预制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楼体卫生间的建造中,反坎和楼板通常分开建造,即反坎预制件与楼板多为以浇筑的方式拼接固定在一起(或在楼板上二次建造以浇筑反坎结构),这样反坎预制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处的完成质量较不稳定,容易产生较大的拼接空隙,从而大大降低了防水效果,存在渗漏问题。
并且,楼板与反坎分开建造,工序较为繁琐,需要较长的建造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效率低下,且多次建造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实用性较为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卫生间部分的楼体和反坎分开建造容易产生较大的拼接空隙、降低了防水效果、存在渗漏问题、建造工序繁琐、效率低以及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等问题,提供一种卫生间楼板预制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卫生间楼板预制件,包括预制件主体,所述预制件主体包括呈平面状的楼板部、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楼板部的上表面的反坎部、以及若干位于所述楼板部的下表面的横梁部,每一所述反坎部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横梁部,并通过所述横梁部提供支撑;所述楼板部、反坎部及横梁部通过钢筋混凝土材料一体浇筑成型,以消除每一所述反坎部与楼板部及横梁部之间的渗水空隙;所述楼板部的多个侧面分别构成浇筑面,每一所述浇筑面分别具有多个突出设置的第一连接筋,且所述预制件主体通过所述楼板部的多个浇筑面与楼体的卫生间部分的承重结构浇筑在一起。
优选地,每一所述横梁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楼板部的浇筑面,且每一所述横梁部的两个端面分别构成浇筑面的一部分,并在所述楼板部浇筑到楼体的承重结构时与所述承重结构浇筑在一起。
优选地,每一所述横梁部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具有若干突出设置的第二连接筋。
优选地,每一所述横梁部的两端的端面分别设有凹槽,且每一所述端面的凹槽与所述楼板部相邻。
优选地,所述预制件主体还包括用于埋设管道组件的管井部,且所述管井部与所述楼板部、反坎部及横梁部通过钢筋混凝土材料一体浇筑成型。
优选地,所述管井部位于所述楼板部远离所述反坎部的一侧,且所述管井部呈矩形并突出于所述楼板部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管井部的两个相邻侧面与所述楼板部的两个浇筑面相连接,且所述管井部的两个相邻侧面分别构成所述浇筑面的一部分,并在所述楼板部浇筑到楼梯的承重结构时与所述承重结构浇筑在一起。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筋分别位于第一预设平面内,所述第一预设平面平行于所述楼板部的平面方向,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筋分别为沿所述楼板部的平面方向设置的直条状;
所述楼板部的每一侧面分别具有多个突出设置的第三连接筋,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筋分别位于第二预设平面内,所述第二预设平面平行于所述楼板部的平面方向并与所述第一预设平面间隔预设距离;每一所述第三连接筋分别呈L字形,且每一所述第三连接筋的弯折段朝向所述第一预设平面。
优选地,每一所述反坎部分别与位于所述反坎部下方的横梁部平行,且每一所述反坎部的垂向投影落在所述反坎部下方的横梁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前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前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3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