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两相逆流水合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7511.5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7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云耀光;白树冬;李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逆流 水合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逆流水合反应装置,通过在反应壳体内设置同轴设置的转子和液体分布器,液体被输送到转子中心的液体分布器,将液体均匀的喷洒到转子的中空结构内壁区域,通过转子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液体经由转子内的固体催化剂区域向出口处运动,而由于与内部固体催化剂接触被不断剪切,同时,气体经由腔体外缘的气体进口鼓入反应外壳内,由转子外缘进入固体催化剂区域,然后经由气体出口排出反应器,在流动的过程中,液体被剪切成了细小的液滴、液丝和液膜,形成了更新快速的较大的相间传质面积,使得气‑液两相在反应器内很好的进行接触、传质吸收等反应,通过增加带有催化剂的填料,使反应可以更好的进行,提升了反应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两相逆流水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两相逆流水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众多工业化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传统燃油汽车尾气污染”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改进现有燃油汽车的排放问题,车用能源的上述变化,给化工界提出了一个重大资源利用课题,如何有效地利用石油和石油加工产物中的相关馏分资源,异丁烯作为C4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利用决定了C4的价值所在。异丁烯逆流水合制取叔丁醇即为提高异丁烯价值的合理路线,而目前叔丁醇的制取主要采用逆流水合反应设备,目前的逆流水合反应设备易造成逆流过程中气液两相接触不充分的问题,该工艺整个工程设备因数量较多,造价昂贵,并没有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两相逆流水合反应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两相逆流水合反应装置,反应外壳和转子,转子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反应外壳内,转子的一端为中空结构,转子内设有固体催化剂,转子的中空结构内壁为网状结构,转子的中空结构内设有液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连接液体源;转子与反应外壳之间形成空腔,反应外壳的上端设有连通空腔的气体进口,转子的两端与反应外壳内壁密封转动连接,转子位于反应外壳一端的端部设有气孔,反应外壳位于转子端部外侧的侧壁开设有气体出口;反应外壳内底部设有液体收集槽,液体收集槽连接液体出口。
进一步的,液体分布器采用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转子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反应外壳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反应外壳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端盖,端盖的与反应外壳1的开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反应外壳底部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反应外壳底部设有支撑座。
进一步的,固体催化剂具体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填料。
进一步的,转子的外圈沿轴向均布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阵列。
进一步的,液体收集槽设置于反应外壳内壁,每排通孔对应有一个收集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7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纤织造加工用截断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斜向灌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