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钩防撞及自动复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6861.X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董忠衡;张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路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钩 自动 复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钩防撞及自动复位机构,其包括:钩座、上端铰接安装于钩座上的转体、安装于转体下端并向下延伸的拉钩、设置于钩座上并用于吸附定位转体的第一磁铁及设置于转体上并能够与第一磁铁吸附贴合使拉钩保持竖直状态的第二磁铁,转体位于钩座一侧并受拉钩及自身重力使拉钩保持处于竖直状态的趋势。采用将拉钩通过转体铰接安装于钩座上并使拉钩固定于转体的下端,利用拉钩的重力和转体自身的重力及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来抵消拉钩遇到的阻力,防止拉钩被撞坏,且当拉钩不受阻力时,拉钩的重力和转体自身的重力及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会使拉钩自动归位,该结构及动作简单,经济性高,且结构设计紧凑,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指一种拉钩防撞及自动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防撞拉钩普遍是通过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实现防撞及完成拉钩自动复位功能,为了确保拉钩防撞的稳定性,使得结构相对复杂,且弹簧使用时间久了容易疲劳失效,效率低,经济成本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钩防撞及自动复位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拉钩防撞及自动复位机构,包括:钩座、上端铰接安装于所述钩座上的转体、安装于所述转体下端并向下延伸的拉钩、设置于所述钩座上并用于吸附定位所述转体的第一磁铁及设置于所述转体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贴合使所述拉钩保持竖直状态的第二磁铁,所述转体位于所述钩座一侧并受所述拉钩及自身重力使所述拉钩保持处于竖直状态的趋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钩座的侧边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转体旁侧并用于限制所述转体反向摆动的限位块,所述第一磁铁安装于所述限位块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上端成型有延伸至所述转体侧边的第一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块下端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铁的水平支撑台,所述转体一侧成型有延伸至所述水平支撑台上方的限位臂,且该限位臂位于所述转体铰接点以下,所述第二磁铁安装于所述限位臂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臂呈L型垂直于所述转体一侧,该限位臂的一端与所述转体连成一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的下方,所述第二磁铁安装于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支撑台的上端面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安装槽口,所述限位臂另一端的下端面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磁铁的第二安装槽口;所述转体上端一侧为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抵压的平面,所述转体上端的另一侧为便于摆动的弧面,所述转体下单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拉钩的第三安装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钩座呈T型,所述转体安装于所述钩座的腹板上,所述钩座的腹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体的转轴,该转轴为阶梯轴,且该转轴穿过所述腹板一端通过端盖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拉钩通过转体铰接安装于钩座上并使拉钩固定于转体的下端,利用拉钩的重力和转体自身的重力及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来抵消拉钩遇到的阻力,防止拉钩被撞坏,且当拉钩不受阻力时,拉钩的重力和转体自身的重力及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会使拉钩自动归位,该结构及动作简单,经济性高,并且结构设计紧凑,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6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