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3698.1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星 |
主分类号: | A01G18/69 | 分类号: | A01G18/69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种 培育 补氧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包括补氧袋袋体,所述补氧袋袋体的顶部开设有袋口,所述补氧袋袋体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为1cm~2cm,所述孔洞上设置有进气布,所述进气布上覆有进气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外部环境的湿气和灰尘等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影响食用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培育过程中,食用菌需要进行有氧呼吸,吸入外部空气,传统的解决方法都是通过在补氧袋袋体上扎若干个小洞,或直接在补氧袋袋体上扎个大洞,扎若干个小洞容易使得潮湿天气时,湿气容易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影响到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扎大洞的方式同样使湿气随空气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同时外部环境的灰尘及细菌等容易对食用菌菌种造成损坏的物质都容易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造成食用菌的产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有效减少湿气和灰尘等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影响食用菌产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包括补氧袋袋体,所述补氧袋袋体的顶部开设有袋口,所述补氧袋袋体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为1cm~2cm,所述孔洞上设置有进气布,所述进气布上覆有进气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布为无纺布,所述进气膜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孔洞设置在所述补氧袋袋体前表面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孔洞有两个,两个所述孔洞分别设置在所述补氧袋袋体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孔洞有两个,两个所述孔洞对称设置在所述补氧袋袋体前表面的上端和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孔洞有四个,所述补氧袋袋体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对称设置有所述孔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布与所述补氧袋袋体为热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通过设置孔洞,使空气能够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满足食用菌生长的需求,同时在孔洞上通过热熔的方式设置有进气布,同时在进气布上覆上进气膜,有效防止外部环境的湿气、灰尘和细菌等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外部环境的湿气和灰尘等进入到补氧袋袋体内,影响食用菌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孔洞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菌种培育补氧袋结构,包括补氧袋袋体 1,所述补氧袋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袋口11,所述补氧袋袋体1上开设有孔洞2,所述孔洞2的孔径为1cm~2cm,所述孔洞2上设置有进气布3,所述进气布3上覆有进气膜。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述进气布3为无纺布,所述进气膜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所述进气布3可以采用ES热扎型无纺布,厚度为50g/m,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星,未经陈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3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户外立式电机的防雨罩
- 下一篇:一种移印机装夹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