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座装置、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6144.4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金;黄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543;H01M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蔡烨平;何桥云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装置 组件 电池 模组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装置、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包,底座装置包括底座插口和安装部,底座插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用于从至少三个方向将底座连接板引导进入安装部。该底座装置、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包通过在底座装置上设置底座插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朝向为至少三个方向,可以只通过一个底座装置便可实现与插入其上的底座连接板与多个方向进行连通。也可以将该底座装置安装在电池模组上,可以使得其他电池模组在连接的空间内具有多种排布形式,也可以使得该电池模组上的底座装置适应并与具有多种排布方式的其他电池模组连接,增强空间的利用率,避免了连接空间变得局限,使得各个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方式变得简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底座装置、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系统通常包含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连接在底座装置上的连接铜排进行连接,许多个电池模组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排列形式,这就要求电池模组上的总极汇流排具有多个不同的出线连接方向或者底座装置具有多个不同的出线方向。但是在现有的电池模组中,电池模组上的底座装置通常只具有一到两个出线连接方向,较少的出线连接方向使得电池模组在有限的动力电池包空间内的排布方式变的局限,也会造成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铜排变长且结构复杂,从而增加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出线连接方向过少的缺陷,提供一种底座装置、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底座插口和安装部,所述底座插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用于从至少三个方向将底座连接板引导进入所述安装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底座装置上设置底座插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将底座插口的朝向设置为至少三个方向,可以做到只通过一个底座装置便可实现与插入其上的底座连接板与多个方向进行连通。也可以将该底座装置安装在组件上,并通过底座连接板插入底座装置上至该底座装置的安装部上,实现该组件与其他组件连接,可以使得其他组件在连接的空间内具有多种排布形式,也可以使得该组件上的底座装置适应并与具有多种排布方式的其他组件连接,可以增强空间的利用率,避免了连接空间变得局限,也避免底座连接板过长或结构复杂增加制作成本,且避免了底座连接板因弯折次数太多降低传输效率和减少其使用寿命。同时,各个组件通过其上的具有多个底座插口方向的底座装置,也使得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变得简洁。
较佳地,所述底座装置还包括保护帽,所述保护帽为绝缘材料,所述保护帽盖设在所述安装部的上方,用于遮盖底座连接板。
在本方案中,当来自各个方向的底座连接板插入至底座插口上进入底座装置上时,并将各个底座连接板共同活动安装在安装部上,进行底座连接板和其他组件导电连接时,设置材质为绝缘材质的保护帽盖设在安装部的上方,在实现底座装置作为导电的中继站和其他组件连接时,也可以保护底座装置的绝缘性能,避免人员意外碰触到发生危险。
较佳地,所述底座装置包括本体,至少一所述底座插口为开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凹槽,和/或至少一所述底座插口为形成于所述本体和所述保护盖之间的凹槽。
在本方案中,将底座插口设置在本体上,且该底座插口设置成凹槽状,无需在本体上设置其他的突出部用于底座连接板的安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空间的可利用率,且节约成本,结构简单。同时,将底座插口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底座插口为开设在该底座装置的本体上形成的凹槽,即在本体上的不同方向上,直接设置开口用于插入底座连接板即可;第二种类型是底座插口为本体与保护盖之间形成的凹槽,即可以直接将底座连接板按照本体和安装部的连接方向穿入至安装部上并与其连接即可。如上述两种类型的底座插口,可以根据与不同的组件的连接方式或连接空间内的不同排布,将这两种类型的底座插口在底座装置上搭配任意组合且数量任意选择,增强了各组件之间连接的自由灵活性,可以适用各种的组件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61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刻度线位置能够改变的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物料施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