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6976.8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1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H05K5/02;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长松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座舱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相对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合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电路板安装在容纳腔内,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均匹配有相对应功能接口,各功能接口均朝向容纳腔的开口端设置;封装板盖设在容纳腔的开口处,封装板上具有与功能接口一一对应的通孔;选贴板的截面尺寸与通孔的截面尺寸一致,选贴板可拆卸地对通孔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选贴板对功能接口进行选择性封堵,进行实现功能的增删,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有助于批量化生产、兼容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疲劳驾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将人们从人工驾驶中解脱出来,智能汽车应运而生,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主要依靠座舱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控制器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
目前,智能座舱控制器几乎成为当前电动汽车标配,各OEM客户需求变化较大,大多采用定制开发,很难做到结构复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容性强的智能座舱控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
相对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匹配有相对应功能接口,各所述功能接口均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设置;
封装板,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封装板上具有与所述功能接口一一对应的通孔;
选贴板,其截面尺寸与所述封装板上通孔的截面尺寸一致,所述选贴板可拆卸地对通孔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具有平行且间隔分布的两个,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连接器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路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垂直设置的连接柱,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柱进行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的发热器件位置相对的凸起,所述凸起通过导热胶与该位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散热片的中心处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8m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处设有挡风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
支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支座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在电路板上设置多个功能模块,通过选贴板对功能接口进行选择性封堵,进行实现功能的增删,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上述结构有助于批量化生产、兼容性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电路板间隔叠放,有助于提高控制器的功能密度,进而提高控制器的兼容性、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风扇与散热片配合,能够带大量带走第一壳体的热量;风扇与第一壳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8mm,避免气流方向受阻造成的风噪过大;挡风板的设置,限制风扇的出风走向,使风能够与散热片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带走更多的热量。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支座的设置,使控制器的安装更加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6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控制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加热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