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去壳除锈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74366.8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7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松钢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晸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53 | 代理人: | 董喜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去壳 除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去壳除锈设备,解决了目前除锈设备通常定位夹持效果较差,在工件加工时,容易出现摆动,影响加工的问题,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均开设有通口,通口内部四周均开设有滑槽,通口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腔,箱体两侧均连接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电机旋转带动齿轮旋转,使齿圈转动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旋转带动第一磁铁移动,第一磁铁移动与第二磁铁脱离,使第一磁铁不与第二磁铁吸附,弹簧失去吸附力,继而使弹簧在弹性势能下带动支撑架移动移动,支撑架带动定位轮移动,进而使定位轮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从而避免该装置在加工工件时摆动,影响工件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去壳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抛丸除锈机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把一定粒度的钢丸靠抛头的离心力抛出,被抛出的钢丸与构件猛烈碰撞打击从而达到祛除钢材表面锈蚀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现有的除锈设备通常定位夹持效果较差,在工件加工时,容易出现摆动,影响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去壳除锈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除锈设备通常定位夹持效果较差,在工件加工时,容易出现摆动,影响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去壳除锈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均开设有通口,通口内部四周均开设有滑槽,通口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腔,箱体两侧均连接有定位组件,箱体内部两侧均连接有除锈组件。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滑槽内部的滑块,滑块一侧连接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一侧吸附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一侧两端均连接有支杆。
优选的,所述支杆一端贯穿通口延伸至移动腔内部处,支杆外部两侧均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通口内壁一侧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支撑架一侧连接,支撑架内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定位轮。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安装于箱体两侧的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轮一侧啮合有齿圈,齿圈四周均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一磁铁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锈组件包括安装于箱体内部两侧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内部转动连接有除锈辊,除锈辊一端贯穿延伸至转动架外部处连接除锈机,转动架两侧均贯穿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两端均与箱体内壁两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杆一端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位于移动腔内部,支杆与移动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贯穿转动架处开设有滑孔,转动架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的设置,电机旋转带动齿轮旋转,因齿轮与齿圈啮合,齿轮旋转带动齿圈转动,齿圈转动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旋转带动第一磁铁移动,第一磁铁移动与第二磁铁脱离,使第一磁铁不与第二磁铁吸附,弹簧失去吸附力,继而使弹簧在弹性势能下带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带动定位轮移动,进而使定位轮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从而避免该装置在加工工件时摆动,影响工件加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口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松钢缆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松钢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4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重便调弹簧结构
- 下一篇:一种船舶溢油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