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74020.8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坚;段志星;冯育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005;H01G2/22;H01G2/02;H01G4/228;H01G4/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杨兰兰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容组件,具体包括电容安装板和多个两两串联的电容组,多个电容组通过叠加装配的负极上铜板和正极下铜板并联连接,正、负极铜板中间设有中间绝缘板;电容组负极通过负极螺钉连接负极上铜板;电容组正极通过正极螺钉连接正极下铜板,负极上铜板对应于电容组正极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正极螺钉位于第二通孔的上端部套设有铜套,且铜套上端与电容组正极接触连接,下端与正极下铜板接触连接,铜套外围套设有绝缘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组件,能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应用在逆变电路中的大容量高电压电容组在运行时的电磁场影响和感抗因素影响,使电路稳定、可靠运行,避免发生EMC电磁兼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组件,尤其是一种应用在逆变电路中的大容量高电压电容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大容量高电压电容(10000μF以上、400V以上)进行串并联连接应用在逆变电路时,通常的做法是用铜排、铝排或是导线,对电容正负极分别进行连接,组成串并联的形式达到大容量要求。这种连接方式在大容量高电压电容组运行时一般会带来较大的电磁场影响和电路感抗因素影响,可能会影响其它电路的稳定、可靠运行,也可能形成干扰源带来EMC电磁兼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容量高电压电容串并联组件,以减少、甚至消除大容量高电压电容组在运行时的电磁场影响和感抗因素影响,从而减少对其它周边电路稳定、可靠运行的影响和EMC电磁兼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组件,包括固定在电容安装板的第一端面上的多个电容组,每个电容组包括2个串联连接的电容,多个电容组通过叠加装配的负极上铜板和正极下铜板并联连接,在负极上铜板和正极下铜板的中间设有中间绝缘板;
多个电容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包括铜套和绝缘套,所述电容组的负极通过负极螺钉连接在负极上铜板上,所述正极下铜板对应于电容组的负极下方开设有第一通孔,使得负极螺钉的下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不与正极下铜板接触;所述电容组的正极下方通过正极螺钉连接在正极下铜板上,所述负极上铜板对应于电容组的正极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正极螺钉位于第二通孔的上端部套设有所述铜套,且铜套的上端与电容组的正极接触连接,铜套的下端与正极下铜板接触连接,铜套的外围套设有绝缘套。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绝缘板对应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尺寸比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尺寸小2mm,使得负极上铜板、中间绝缘板和正极下铜板叠层装配时,中间绝缘板的第三通孔比对应的正极下铜板的第一通孔、负极上铜板的第二通孔均突出2mm。
更进一步地,每个电容组的串联连接结构包括铜条,所述铜条四周设有间隙地位于所述负极上铜板、中间绝缘板和正极下铜板对应开设的长圆槽内,所述铜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直接连接电容组两个电容的一对正、负极形成串联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绝缘板上的长圆槽尺寸比对应的正极下铜板上的长圆槽尺寸小2mm,使得叠层装配时中间绝缘板上的长圆槽比负极上铜板和正极下铜板相对应的长圆槽均突出2mm,目的是为了防止电容充电后的高电压在上、下两层铜板间形成纵向爬电打火。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上铜板和正极下铜板的厚度均为2mm,所述中间绝缘板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组件包括8个电容组成的4组电容组,4组电容组的电容组成4乘2的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安装板的第二端面上还设置有绝缘垫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垫块为2个长条板结构,相对安装在电容安装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组件还包括电容固定箍,所述电容固定箍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电容安装板的第一端面上,用于固定安装电容的固定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4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NC加工中心的除屑装置
- 下一篇:精馏塔塔顶冷凝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