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73752.5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星;吴刚;张华光;傅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华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7/08;H02H3/08;H02P6/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奇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7 | 代理人: | 郑吕凤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及直流电机,所述控制器的P00端通过第一电阻与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电源输入端与MOS管之间,所述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阻连接后接地,所述控制器的AN0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阻之间。电路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提高了可靠性,有效避免驱动电路的MOS管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大多是推挽输出控制电路,没有带有过流保护电路。当负载短路时,驱动电路的MOS管因电流过大会迅速烧坏。有些为防止烧坏电路,会添加一些带硬件过流保护的电路。成本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成本低。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及直流电机,所述控制器的P00端通过第一电阻与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电源输入端与MOS管之间,所述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阻连接后接地,所述控制器的AN0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阻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两端与直流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控制器内具有比较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比较器的正端输入映射到控制器的AN0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比较器的负端与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比较器的负端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五电阻之间,且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电路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提高了可靠性,有效避免驱动电路的MOS管因电流过大而烧坏、可防止直流电机持续大电流工作而烧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如图1,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MCU、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MOS管Q1及直流电机M,所述控制器MCU的P00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电源输入端与MOS管Q1之间,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第二电阻R2连接后接地,所述控制器的AN0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在MOS管Q1的漏极与第二电阻R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在控制器的P00端、第一电阻R1、MOS管Q1及直流电机之间形成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在控制器AN0端、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形成驱动电流采样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华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华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3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