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山区崩塌落石灾害多发地段的倒虹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5237.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刚;李海;倪伟;杨官辉;郑锦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0 | 分类号: | E03F5/2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山区 崩塌 灾害 多发 地段 虹吸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区崩塌落石灾害多发地段的倒虹吸结构,包括镇墩、管道、包封混凝土、防滑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山区崩塌落石灾害多发地段敷设的倒虹吸结构。该管道构造具有构造简单、安全可靠性高、后期检修维护工作量小、施工操作方便的特点,可实施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或水利供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山区崩塌落石灾害多发地段的倒虹吸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或水利供水工程倒虹吸管多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设方式,在山区敷设的倒虹吸管常需穿越落石崩塌多发的地质灾害地段,若采用架空方式,管道易受落石碰撞损坏,造成工程损失,且后期检修维护工作量大;若采取常规埋地方式,管道需埋入地表以下一定深度,施工开挖及回填量大,工程投入较高,且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寻求一种构造简单且施工方便的倒虹吸结构,确保管道安全,并能节省工程投资,方便后期检修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崩塌落石灾害多发地段敷设的倒虹吸结构构造,这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节省工程投资且便于后期检修维护的倒虹吸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适用于山区崩塌落石多发地段的倒虹吸结构,包括管道、包封混凝土、镇墩和防滑块,所述倒虹吸结构通过在管道转弯、管径变化或分叉处设置镇墩,相邻镇墩间根据管道长度及坡度设置若干防滑块,并在落石可能影响的范围将管道采用包封混凝土防护,以保证倒虹吸结构的安全稳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沿山地岩层面敷设。
进一步地,所述包封混凝土均匀包裹于管道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块沿管道轴向均布于包封混凝土底部。
进一步地,包封混凝土与镇墩、防滑块整体浇筑。
进一步地,包封混凝土、镇墩与防滑块基底均落于稳定岩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为钢筋混凝土管、钢管、球墨铸铁、PE管或PVC管,所述包封混凝土、镇墩和防滑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为市政或水利供水倒虹吸管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倒虹吸结构。
(2)本实用新型为山区崩塌落石多发地段的供水倒虹吸管实施较大程度地解决了架空管道易受落石碰撞损坏,造成工程损失,后期检修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管道因温差作用引起的次应力,并避免设置伸缩节。
(3)本实用新型为山区崩塌落石多发地段的供水倒虹吸管实施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常规埋地管道施工开挖及回填量大,工程投入较高,且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构造示意图。
图中:1-管道、2-包封混凝土、3-镇墩、4-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区崩塌落石灾害多发地段的倒虹吸结构,包括管道1、包封混凝土2、镇墩3和防滑块4,所述倒虹吸结构通过在管道1相邻转弯接头处设置镇墩3,且相邻镇墩3间根据管道长度及坡度设置若干防滑块4,并在落石可能影响的范围或区域将管道1采用包封混凝土2包裹防护,以保证倒虹吸结构的安全稳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5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圆形桥墩的弧形抗震挡块构造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