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4732.9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9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蓝小华;颜栋;程东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雅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1/00;F26B25/04;F26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颗粒 干燥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涉及塑料粒生产领域,其包括料筒,料筒上设置有用于充入热风的进风管和用于排风的出风管,料筒的顶部开合连接有盖体,出风管设置在盖体上并与料筒相连通,盖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料机构的进料口,进风管连通在料筒底端的一侧,料筒底端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料筒内设置有搅拌组件,且搅拌组件位于料筒远离盖体的部位。本申请将热风管设置在料筒的底部,出风管设置在料筒的顶部,热风从料筒的底部吹向料筒的顶部,对料筒内的塑料颗粒进行干燥,干燥更加充分;同时利用筒底的搅拌组件搅动塑料粒料,改善了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结成块导致的塑料颗粒干燥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干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粒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生产行业,从废旧塑料制品到塑料原料,需要对废旧塑料制品进行重新塑型,通常会将其制作形成颗粒形状,再经过沥水冷却加速定型或是采用清洗机清洗掉塑料颗粒表面塑料碎屑及灰尘等。
其中,非吸湿性塑料原料使用前不需要干燥,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但这类塑料颗粒如受潮或含有水分时在使用前也要进行干燥处理。而吸湿性塑料原料使用前必须要进行干燥处理,因为吸湿性塑料分子链中带有亲水基团,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成型时塑料制品易产生气泡、银纹等缺陷,甚至无法成型,这类塑料有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相关技术中的塑料干燥机,在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时,将塑料颗粒送入料筒中,通过进风管道向料筒内充热风,热风在筒内的塑料颗粒之间流动,带走颗粒上沾附的水分,带有水气的热风再通过管道从料筒的出风管道排出,进而完成对颗粒的干燥,可以干燥因包装、送、清洗而潮湿的原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实际生产中,经沥水的塑料颗粒,大量进入料筒(常尚未全部完全定型),容易使塑料颗粒之间相互挤压,极易使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结成块,导致塑料颗粒干燥不均匀,影响干燥效果和干燥效率,且这一问题在干燥吸湿性塑料颗粒时尤为明显,存在可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上设置有用于充入热风的进风管和用于排风的出风管,所述料筒的顶部开合连接有盖体,所述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所述盖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料机构的进料口,所述进风管连通在所述料筒底端的一侧,所述料筒底端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搅拌组件,且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所述料筒远离所述盖体的部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料筒的顶部开合连接盖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打开盖体将待干燥的塑料粒料倒入料筒内,再合上盖体,或是自进料口向料筒内送料再封闭进料口;热风管设置在料筒的底部,出风管设置在料筒的顶部,热风从料筒的底部吹向料筒的顶部,对料筒内的塑料颗粒进行干燥;同时利用筒底的搅拌组件搅动塑料粒料,改善了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结成块导致的塑料颗粒干燥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干燥效率。
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两侧边缘和所述螺旋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形成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对料筒内的塑料粒料进行搅拌,在螺旋叶片的边缘设计圆角,可以预防搅动时螺旋叶片边缘造成塑料颗粒磨损的问题,使设计更加全面。
可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头,所述固定板上对应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固定板插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接头与插接槽的插接配合,使螺旋叶片插接固定在固定板上,从而将螺旋叶片安装在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雅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雅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4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光膜加工切料设备
- 下一篇: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