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15893.1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写意;陆月岑;沈磊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写意 |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A61B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12 | 代理人: | 周仕芳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内科 临床 诊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包括咬撑板、放大镜和LED灯,咬撑板的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杆,内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固定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放大镜的两侧均与U形架活动连接,U形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下颌垫。该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通过咬撑板、内杆、固定管和定位螺栓的设置,可以改变咬撑板的位置,便于检查医师面对不同患者时调节咬撑板的位置,然后通过LED灯的设置,检查患者口腔内部时,可以对患者口腔内进行照明,从而便于检查医师观察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诊断,提高检查医师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内科用医疗检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它的分类由于中国沿袭苏联的分类传统而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不同,所涉及的内容包括龋病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病,牙髓及根尖周病,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等,在临床工作中,口腔诊所医师所面对的很大一部分患者来源于口腔内科疾病。
随着口腔内科与其他各口腔分支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口腔内科的治疗常常是其他口腔治疗的基础,目前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检查时使用到手电筒,而且需要患者自己张开嘴巴,患者较长时间的张嘴容易使面部肌肉酸痛,并且医护人员使用手电筒照射口腔内部也比较麻烦,观察时也比较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包括咬撑板和放大镜,所述咬撑板的内侧壁安装有LED灯,所述咬撑板的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放大镜的两侧均与U形架活动连接,所述U形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下颌垫。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座。
可选的,所述U形座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内杆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定位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管并与所述内杆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可选的,所述放大镜的表面通过所述U形架和所述插杆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通过咬撑板、内杆、固定管和定位螺栓的设置,可以改变咬撑板的位置,便于检查医师面对不同患者时调节咬撑板的位置,然后通过LED灯的设置,检查患者口腔内部时,可以对患者口腔内进行照明,从而便于检查医师观察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诊断,提高检查医师的工作效率。
2、该口腔内科临床诊断装置,通过放大镜、U形架和插杆的设置,检查医师可以使用放大镜,以便于检查医师更清楚的观察患者口腔内部,从而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减少了检查时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提高了检查医师的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写意,未经胡写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5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操作的简易折弯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质量检测用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