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洱茶发酵用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3046.1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5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张腾元;杨宗才;王韵程;黄安全;张秋蓉;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洱茶 发酵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洱茶发酵用取样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两端均贯穿外管的推杆和抱箍;抱箍可以紧固安装在外管外;推杆的一端连接有锥形尖刺部;外管远离锥形尖刺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法兰;推杆靠近锥形尖刺部的一段杆体上安装有与外管内壁动配合的螺旋叶片;外管内固定安装有垫环;推杆与垫环的内缘动配合。本申请方便对取样器的插入深度进行定位,从而获取目标深度的样品,有利于对发酵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茶叶发酵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洱茶发酵用取样器。
背景技术
普洱茶渥堆发酵是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厚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风味、品质。发酵往往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为了更好地掌控渥堆内部茶叶的发酵程度,需要进行取样检测。现有技术往往采用简单的铲、勺等工具进行取样,由于渥堆的尺寸通常较大,而较为理想的样品应位于渥堆中心及其附近,普通的取样工具不方便针对目标深度进行精准取样,导致获取的样品不能反应真实的发酵程度,从而对发酵程度的判断产生误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普洱茶发酵用取样器,有效解决普通的取样工具不能针对目标深度进行精准取样,导致获取的样品不能反应真实的发酵程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普洱茶发酵用取样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两端均贯穿外管的推杆和抱箍;所述抱箍可以紧固安装在外管外;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有锥形尖刺部;所述外管远离所述锥形尖刺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法兰;所述推杆靠近锥形尖刺部的一段杆体上安装有与外管内壁动配合的螺旋叶片;外管内固定安装有垫环;所述推杆与垫环的内缘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左抱箍和右抱箍,所述左抱箍和右抱箍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锥形尖刺部与外管的一端贴合时,所述推杆伸出外管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通过牵引线与所述外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远离所述锥形尖刺部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外法兰远离所述锥形尖刺部的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垫环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安装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外法兰的一端,另一个安装于靠近所述螺旋叶片处。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尖刺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外管的内径,且小于等于外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尖刺部为薄壁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取样前,提前根据需要取样的深度,将抱箍安装在外管的适当位置上,然后将组装完成的取样器从发酵容器外壁的取样口插入,当达到预定深度时,抱箍正好卡在取样口外,从而方便精准控制取样的深度。当取样深度较深时,可以不安装抱箍,利用外管上的外法兰进行定位。本申请方便对取样器的插入深度进行定位,从而获取目标深度的样品,有利于对发酵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两种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抱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外法兰;3、推杆;4、锥形尖刺部;5、螺旋叶片;6、垫环;7、牵引线;8、第二把手;9、第一把手;10、防滑纹;11、第一刻度线;12、第二刻度线;13、抱箍;1301、左抱箍;1302、右抱箍;130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3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