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检线C型回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81975.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熊帆;梁勇明;左海波;陈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10 | 分类号: | G01N2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安检 型回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安检线C型回筐系统,包括X光机,上输送平台和下输送平台,其中,上输送平台用以送筐,下输送平台用以回筐,上输送平台的端部设有上转向台,下输送平台的端部设有下转向台,上转向台的端部和下转向台的端部共同连接有与上输送平台的长度方向呈一定的夹角的横向放筐台,横向放筐台内部设有垂直升降机构连接上转向台和下转向台;本实用新型在有限安装环境下,利用通道前后端横向空间增加可操作工位,实现行李筐的多工位工作,避免拥堵,并能很好的进行空筐自动循环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安检线C型回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旅客出入量的增加,机场、地铁或者火车站等需要进行安检的场所,经常因安检效率低,而有大量旅客聚集于安检系统处。
传统的旅客随身行李安检系统中,旅客需要自己手动取行李筐,放好随身行李后再放置安检机入口处,过检后,旅客取走行李。安检工作人员需在安检机尾部不断收集空行李筐,并将其搬运至安检机前端,供旅客使用。此方式不仅加大了安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而且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人为因素使旅客等候时间延长。
如申请号为:202021216366.X的中国专利其提供了一种旅客随身行李输送安检的系统,降低了安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其行李筐的工位较少,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大人流量的行李筐放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检线C型回筐流程,在有限安装环境下,利用通道前后端横向空间增加可操作工位,实现行李筐的多工位工作,避免拥堵,并能很好的进行空筐自动循环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安检线C型回筐系统,包括X光机,上输送平台和下输送平台,其中,上输送平台用以送筐,下输送平台用以回筐,上输送平台的端部设有上转向台,下输送平台的端部设有下转向台,上转向台的端部和下转向台的端部共同连接有与上输送平台的长度方向呈一定的夹角的横向放筐台,横向放筐台内部设有垂直升降机构连接上转向台和下转向台。
进一步的,横向放筐台与上转向台之间设有第一扩展放筐台,横向放筐台与多数下转向台之间设有第二扩张放筐台。
进一步的,上输送平台包括:直线段放筐台,行李筐输送机,主线顶升移载器,行李整理平台,摆臂回筐装置;
行李筐输送机包括:第一直线上输送段、第二直线上输送段和第三直线上输送段,第一直线上输送段和第二直线上输送段平行设置且均位于X光机的上游,第一直线上输送段的末端通过主线顶升移载器连接第二直线上输送段的首端,直线段放筐台位于第一直线上输送段的平行侧,上转向台连接于横向放筐台和第一直线上输送段的首端;X光机设置在第二直线上输送段的末端和第三直线上输送段的首端之间;第三直线上输送端的末端连接行李整理平台的首端,行李整理平台的末端连接摆臂回筐装置;
下输送平台包括:空筐回传输送机,空筐回传顶升移载器和空筐侧推移机;
空筐输送机包括:第一直线下输送段和第二直线下输送段,第一直线下输送段的两端连接摆臂回筐装置和空筐回传顶升移载器,空筐回传顶升移载器连接空筐侧推移机,空筐侧推移机设置直线段放筐台的一侧,空筐侧推移机的一端连接下转向台。
进一步的,还设有与上输送平台同一水平高度设置的分路顶升移载器、开包查验缓存输送机和开包台;分路顶升移载器连接第三直线上输送端的末端和开包查验缓存输送机的首端,开包查验缓存输送机的末端连接开包台;
还设有与上输送平台同一水平高度设置的二次复检输送机;
还设有大行程升降机一和大行程升降机二;大行程升降机一连接二次复检输送机的末端和开包查验缓存输送机的末端;大行程升降机二连接主线顶升移载器和二次复检输送机的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1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膜印刷前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回收用废弃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