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直流接触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78771.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冒志敏;郭长春;吕晶;段志强;俞君;吴飞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顾阳 |
地址: | 225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接触器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充直流接触器检测系统,其包括待检测的直接接触器KM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开关QS1、QS2、QS3、接触器KM2、继电器K1、KA1、KA2、开关电源SP1、显示器LCD、指示灯LE1、主控模块,三相电源经连接所述继电器K1后与所述开关电源SP1相连接,所述显示器LCD、指示灯LE1均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开关电源SP1的-24V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LCD、主控模块、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KA2-1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开关电源SP1的24V输出端与所述开关QS1、QS2、QS3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开关QS3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LCD、主控模块均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KA2-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KA1-2的一端、直接接触器KM1线圈的一端、接触器KM2线圈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KA1-2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示灯LE1、主控模块均相连接,所述开关QS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A1、KA2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KA1-1的一端、直接接触器KM1线圈的另一端均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KA1-1的另一端接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继电器KA1、KA2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直流24V电源负极,所述开关QS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器KM2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直接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接于所述主控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直流接触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直流端子排ZD1、ZD2、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采用型号2231A-30-3的可编程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接于所述直接接触器KM1主触点两端,所述直流端子排ZD1接于所述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KA1-1的一端与开关QS1的另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上,所述直流端子排ZD2接于所述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KA2-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KA1-2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直流接触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接接触器KM1与所述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之间连接有阻性负载电路,所述阻性负载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负载、充电电源模块、BMS电源,所述负载与所述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一端连接,所述BMS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接接触器KM1的主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直接接触器KM1的主触点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直流接触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布置有控制电路、供电电路、故障测试电路、反馈检测电路、屏通讯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1、电阻R1、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控制器U1采用型号N11HXB单片机芯片;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U2、稳压器U3、电阻R2、电感L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2、电容C1~C4、接插件JX1;所述故障测试电路包括继电器KA3、KA4、接插件JX2、二极管D2、D3、三极管Q1、Q2、电阻R3~R6;所述反馈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7、R8、光耦U4、发光二极管LED3、接插件JX3;所述屏通讯电路包括电阻R9~R11、接插件JX4、TVS管TVS1~TVS3、收发器U5、电感L2、电容C5、C6、C7;所述收发器U5采用型号TD301D485H收发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直流接触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U1分为控制器U1A、U1B,所述控制器U1A的33、35脚相连后接电源3.3V,所述控制器U1A的34、36脚相连后接地,所述控制器U1B的88、90脚相连后接地,所述控制器U1B的60、73、89脚均接地,所述控制器U1B的85脚依次连接所述电阻R1、发光二极管LED1后接地;所述开关电源U2的1脚接电源24V,所述开关电源U2的3脚接地,所述开关电源U2的2脚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开关电源U2的4脚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1、C2的一端、稳压器U3的3脚均相连后接电源5V,所述稳压器U3的2脚与所述稳压器U3的4脚、电容C3、C4、电阻R2的一端均相连后接电源3.3V,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所述开关电源U2的5脚与所述稳压器U3的1脚、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均相连后接地;所述接插件JX1的1、2脚相连后接地,所述接插件JX1的3、4脚相连后接所述电源24V;所述继电器KA3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后接所述电源5V,所述继电器KA3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均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A3主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A4主触点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A3主触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插件JX2的4脚,所述继电器KA4主触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插件JX2的3脚,所述继电器KA4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后接所述电源5V,所述继电器KA4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控制器U1A的26脚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控制器U1A的28脚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于所述接插件JX3的6脚,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U4的1脚,所述光耦U4的2脚经连接所述电阻R8后接地,所述光耦U4的3脚接地,所述光耦U4的4脚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控制器U1B的48脚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源3.3V;所述电容C5、C6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均相连后接于电源3.3V,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收发器U5的1脚均相连接,所述电容C5、C6、C7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发器U5的2脚相连后接地,所述收发器U5的3脚经连接所述电阻R9后接于所述控制器U1B的74脚,所述收发器U5的4脚经连接所述电阻R10后接于所述控制器U1B的75脚,所述收发器U5的5脚连接所述控制器U1B的70脚,所述收发器U5的10脚与所述接插件JX4的1脚相连后接地,所述收发器U5的9脚与所述接插件JX4的3脚、电阻R11的一端、TVS管TVS1、TVS3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8脚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TVS管TVS2的一端、TVS管TVS3的另一端、接插件JX4的2脚均相连接,所述TVS管TVS1、TVS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87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侧靠板送料结构的卷圆机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图纸悬挂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