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8497.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芙容;安劲松;庞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1 | 代理人: | 孙庆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水深 测量 一体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包括:夹持工装,其用于连接无人船;长杆,其顶部与夹持工装连接;多波束测深仪,其与长杆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无人船的夹持工装、用于衔接夹持工装和多波束测深仪的长杆。本产品为外置式搭载的方式,通过夹持工装可将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连接在无人船上,夹持工装可夹持在船头、船尾或船侧的硬件结构、如船板、船侧围杆等机构上。而长杆用于延长,使多波束测深仪浸入水体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应用到现代测绘当中,也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测量手段。水下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也在从单波束向多波束测深仪发展,无人测量船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人工GPS-RTK测量,既方便时效又安全可靠,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本领域中使用的多波束测深仪多直接从厂商采购,由于无人船并没有专门为搭载多波束测深仪的硬件结构,致使多波束测深仪与无人船的机械物理连接是技术人员的难题,也影响测绘工作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波束水深测量一体化结构,包括:
夹持工装,其用于连接无人船;
长杆,其顶部与夹持工装连接;
多波束测深仪,其与长杆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长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长杆的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分别与夹持工装和多波束测深仪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波束测深仪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长杆连接的螺孔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长杆的底部设置有适配定位柱的盲孔,盲孔内设有与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所述长杆底部的连接法兰设置有若干弧状的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丢失孔;所述长杆的底部套设有一卡箍,卡箍设置有第二防丢失孔;
所述第一防丢失孔和第二防丢失孔通过连接绳串接,防止多波束测深仪从长杆上脱离丢失。
优选地,所述夹持工装包括夹持基座、设置于夹持基座正面上的夹具组件,设置于夹持基座背面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长杆的顶部与角度调整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具组件包括上钳体、下钳体和驱动螺杆;
所述下钳体固定设置于夹持基座上,上钳体和下钳体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驱动螺杆用于驱动上钳体相对下钳体上下位移,实现对无人船的夹持和松开释放。
优选地,所述夹持基座的背面设置有铰接座;
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摇臂,所述摇臂与铰接座通过转轴铰接,以使摇臂可绕转轴摆动;所述长杆的顶部与摇臂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还包括手拧螺杆,手拧螺杆的杆体螺接摇臂并贯穿摇臂,杆体的末端抵顶夹持基座的背面;
通过旋入或旋出手拧螺杆,以转动摇臂调整多波束测深仪相对水平面的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8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生产EPS墙体模块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