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清理泥浆的水利插板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1808.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8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佩涛;郭德山;马林才;吕博;陈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0 | 分类号: | E02D5/10;E02D5/1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张宁 |
地址: | 255037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清理 泥浆 水利 插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插板桩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清理泥浆的水利插板桩,包括板桩帽、插板桩主体和桩靴,插板桩主体的底部焊接有定位底板且插板桩主体的顶部焊接有定位顶板,定位顶板和定位底板之间焊接有支撑柱,定位顶板的顶部拐角处焊接有受力柱,受力柱的顶部卡合有板桩帽,板桩帽内顶部且正对受力柱的位置焊接有受力垫块;该新型水利插板桩将多组插板桩主体成排施打,且注料仓相互拼接构成注料通道,弧形注料孔相互拼接形成注料连通孔,将水泥浆液从注料连通孔注入注料通道内进行密封,形成连续的板桩墙,防水效果显著,便于对淤泥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板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清理泥浆的水利插板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时,不仅要求水利插板桩结合面安装位置准确,还要求不破坏原有的地质、地层、地貌,但现有的水利插板桩在施工过程中,用高压泥浆或高压水从水利插板桩中间通孔打入时,水会夹带着泥沙顺着插板桩四周向上返流直到水利插板桩安装到指定位置后,这样水利插板桩周围原有的地层、地貌均会被破坏。
以往的水利插板桩存在以下缺点:1、水利插板桩防水效果差,不能连接成一个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清理泥浆的水利插板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清理泥浆的水利插板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清理泥浆的水利插板桩,包括板桩帽、插板桩主体和桩靴,所述插板桩主体的底部焊接有定位底板且插板桩主体的顶部焊接有定位顶板,所述定位顶板和定位底板之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定位顶板的顶部拐角处焊接有受力柱,所述受力柱的顶部卡合有板桩帽,所述板桩帽内顶部且正对受力柱的位置焊接有受力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底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桩靴,所述支撑柱具体设置有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受力垫块与受力柱相接触,所述受力垫块之间均焊接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桩主体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端焊接有加固块,利用加固块和支撑板配合支撑柱使用,防止支撑柱在支撑受力的过程中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分别贯穿支撑板和加固块,利用支撑板和加固块对支撑柱起到限位的效果,提高插板桩主体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桩主体的两端均开设有注料仓且注料仓的顶端连通有弧形注料孔,注料仓相互拼接构成注料通道,弧形注料孔相互拼接形成注料连通孔,将水泥浆液从注料连通孔注入注料通道内进行密封,形成连续的板桩墙,防水效果显著,便于对淤泥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桩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之一体的防滑凸起且防滑凸起和插板桩主体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板桩帽套设在受力柱的顶部且受力柱与受力垫块相接触,在利用锤击沉桩施打板桩帽时对插板桩主体有效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插板桩主体上端开裂或变形,并且利用受力垫块将外力传递到受力柱上,从而使定位顶板底部的插板桩主体稳定下沉。
2.利用受力垫块之间加强筋提高了受力垫块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利用插板桩主体外表的防滑凸起有效的增加了插板桩主体与泥土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插板桩主体的稳定性。
3.将多组插板桩主体成排施打,且注料仓相互拼接构成注料通道,弧形注料孔相互拼接形成注料连通孔,将水泥浆液从注料连通孔注入注料通道内进行密封,形成连续的板桩墙,防水效果显著,便于对淤泥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1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