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38401.X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7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放;李凌云;刘永杰;薛晓飞;孙安宁;王增礼;张建星;刘伟航;姚晓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5/312 | 分类号: | B01F25/312;B01F33/8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污水处理 动力 式加药 混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包括混合环、进药管以及进样管;进药管内置于混合环内部中心位置,通过布药管与副流道连接。由于主流道的宽度大于副流道的宽度,注入进样管中的混合液进入第一个混合环中,混合环由于主流道和副流道的宽度不同,导致上下流道的压力不同,形成湍流,注入进药管中的药剂随着湍流进行混合,并在各个混合环进行多次充分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处理药剂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污染治理技术中,尤其是对污水处理的多种工艺中都需要向污废水、泥水混合液中投加药剂,在混合阶段都以减少药剂量、缩短时间、强化混合均匀度、缩减设备减少故障率,以及降低能耗等为目标。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目的是为了实现投加药剂在混合阶段减少药剂量、缩短时间、强化混合均匀度、缩减设备减少故障率,以及降低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包括,混合环1、进药管2和进样管3。
混合环1的内部设有导流块,导流块在混合环1的内部为偏心安装,将混合环1的内部分为主流道1-1和副流道1-2两部分;进药管2一端与导流块的中心相连,进药管2另一端伸出混合环1;导流块的中心通过布药管1-3与副流道1-2连通。进样管3与混合环1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环1设置数量为2n,各个混合环1以串联形式安装在进样管3上,混合环1采用顺次连接式安装。上述n≥1,n取正整数。顺次连接式指的是前一个混合环1的布药管1-3与下一个混合环1的布药管1-3上下对称布置,前一个混合环1的主流道1-1与下一个混合环1的的主流道1-1连通。
进一步,主流道1-1为均匀宽度的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副流道1-2为宽度渐变的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主流道与副流道的宽度之比为5:1~50:1。
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为:
1、通过多次改变液体与药剂的流态,充分利用湍流提高药剂的混合度,缩短混合时间,减少药剂量。
2、采用类文丘里管形制的布药管,可在有限空间内,提供强剪切作用;依靠流体的压差进行自动加药,无需外加动力源。
3、由于主流道的宽度大于副流道的宽度,注入进样管中的混合液进入第一个混合环中,混合环由于主流道和副流道的宽度不同,导致上下流道的压力不同,形成湍流,注入进药管中的药剂随着湍流进行混合,并在各个混合环进行多次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主结构图。
图中:1、混合环;1-1、主流道;1-2、副流道;1-3、布药管;2、进药管;3、进样管。
图2为混合器单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无动力式加药混合器,包括,混合环1、进药管2以及进样管3;其中混合环1设置数量为4,串联形式安装在进样管3上,混合环采用颠倒式安装。
优选的,加药混合器,包括:主流道1-1、副流道1-2以及布药管1-3,混合环内部为中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8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吸顶帽
- 下一篇:一种氛围灯自动切换装置